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radio1900 寫:沒有排除,我前面提過EX700就有個孔,而隔音性能就差一些。但是耳道式耳機大部分的隔音性能好説明密閉較好,空氣流通就會差。remo 寫:remo 寫:radio1900 寫:儅耳膜向左振動,推動左側空氣,若左側空氣可以流通,則耳膜推動自由,若密閉,則等於在壓縮空氣,請問壓縮空氣不會有反作用力麽?kuo53067 寫:但是兩側過少的空氣體積令耳膜難以振動
從哪邊得知會令耳膜難以振動
你在浴缸跟在游泳池以同樣的力道丟同一塊石頭水波大小不一樣嗎
你拿出來的物理理論比小學生慘阿
右側同理可証。
您所說的壓縮空氣是耳膜靠體內這一側,還是靠戴耳機那一側?
靠體內這一側自然是生理自然調整!
我想您說戴耳機那一側!
但為何您一直說戴上耳道式耳機就是讓耳道空氣壓縮?不流動?
您根本一直把“洩音〈壓〉孔”排除在外!
您說的是聽到的聲壓相同,但是發出所謂的“能量”相同(我理解為在耳朵聽到所發出聲音之前聲壓相同),耳道式耳機經反射的聲音會多很多,所謂總能量就不一樣了,實際的聲壓會大一些。kuo53067 寫:就算把反射也算進去
那你的耳膜收到了是不是就等於聽到聲音
就算沒有回音而是重疊
那你就會認為聲音比較大聲而把音量調小
簡單的說你耳膜接收到的"總"能量是一樣的
這點簡單的道理你看不懂喔
如果這個洩音〈壓〉孔的作用很好,隔音性能就會變差,因爲外界聲音會通過空氣傳播進去,無孔不入。remo 寫:radio1900 寫:沒有排除,我前面提過EX700就有個孔,而隔音性能就差一些。但是耳道式耳機大部分的隔音性能好説明密閉較好,空氣流通就會差。remo 寫:remo 寫:radio1900 寫:儅耳膜向左振動,推動左側空氣,若左側空氣可以流通,則耳膜推動自由,若密閉,則等於在壓縮空氣,請問壓縮空氣不會有反作用力麽?kuo53067 寫:但是兩側過少的空氣體積令耳膜難以振動
從哪邊得知會令耳膜難以振動
你在浴缸跟在游泳池以同樣的力道丟同一塊石頭水波大小不一樣嗎
你拿出來的物理理論比小學生慘阿
右側同理可証。
您所說的壓縮空氣是耳膜靠體內這一側,還是靠戴耳機那一側?
靠體內這一側自然是生理自然調整!
我想您說戴耳機那一側!
但為何您一直說戴上耳道式耳機就是讓耳道空氣壓縮?不流動?
您根本一直把“洩音〈壓〉孔”排除在外!
不知道該不該說“抓到了”!
雖然我不是專家學者,但我想以我的常識還可以來說說!
我相信,應該沒有一支耳道式耳機的本體上是沒有洩音〈壓〉孔的,因為沒有的話,戴上耳機時就如您所說壓縮耳道空氣,耳膜當下就會有壓迫感了,要拿下耳機時就會拉著耳膜!光是這樣耳機公司就一定要在耳機本體上開洞,不然可能一天到晚要為人家破掉的耳膜賠錢!
而開了這個洞,好處就不只如此,它讓空氣依舊能流通,只是~~~讓空氣只作左右〈或者說~一個是耳道向耳膜的方向,一個是耳道向外的方向〉兩個方向的流動〈當然在耳機本體內的空間空氣仍是亂竄,但整體的流動方向還是只有左右〉,我想此乃耳道式耳機優勢之處~~~減少空氣流竄的方向,形成更穩定的氣體空間,讓音波有更佳的傳輸!
而我之 前提到的~耳機到耳膜這段空間的空氣不會動、其他空氣進不去!這是指戴上耳機後,這段空間的空氣只要是飽和,基本上它就不會“輕易”流動,但由於洩音〈壓〉孔的作用,一但耳道的空氣有增減,一樣會有流動的情形,所以~耳道空氣會被壓縮???
另外就是~雖說如此形成穩定的氣體空間,但空氣的分子極細〈不像水那麼慢〉,雖如是有阻礙的設計,只要在洩音〈壓〉孔的數量及孔洞大小作注意,仍能保有空氣流動的順暢性!
我之前就提到,一個洩音〈壓〉孔就解決樓主的問題,這也是我說樓主您一直把洩音〈壓〉孔這東西排除的原因!
那是有條件的,不滿足條件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樓上朋友的問題,首先要在不滿足聲壓測試的前提下比較。killkli 寫:我建議對這問題有興趣的人
不要繼續在網路上拔獅子的毛
直接去找耳科醫生問一下不就清楚了?
難不成音響設計師會治療耳朵毛病啊?
這種問題找音響工程師真是狗屁倒灶了
一個隨便找為合格的耳科醫生便可以解決的問題
竟然可以變成這麼大陀的獅子毛
還舉出一堆奇怪的「科學」說明
果然是後現代迷信 -_-
我之前去取耳形的時候,就問過漂亮的醫生姊姊好幾次了
沒有耳道耳機會特別傷耳的證據跟理論
只有音量太大很傷耳的「常識」而已
另外, dBL是很客觀的音壓衡量標準
跟您主觀聽到多大聲沒關係
這是可以與能量換算的東西
搞到最後還弄個主觀客觀音量
真是夠了
jackal1975 寫:之前新聞有報導說 耳道式耳機容易損害聽力
在我看來 就如同前幾位大大所說的
音量是主要影響因素
耳機設計方式才是次要影響因素
如果說耳道式耳機聽的比較清楚
那助聽器豈不都是耳道式設計???
耳膜原本就有它的一個極限
如果你一味的追求大音量
不管是什麼耳機 你的聽力都會受損
如果不相信 你就去鐵軌旁的房子住一個月看看
就算聽力不受損 精神也衰弱了
問題是不但沒有吸管那麽透氣,而且和隔音耳塞一樣幾乎不透氣:因爲隔音性能一樣好,隔音好就時說著通過空氣傳播的聲音無法進入耳道,也就是耳道不能有外界的空氣進入,也就是空氣不流通,也就是洩音(壓)孔的換氣作用微乎其微;反之就是洩音(壓)空的作用非常好,耳道隨意讓外界空氣進入,通過外界空氣傳播進來聲音也就是隔音性能不好,也就是透氣性能非常好,也就是吸管。remo 寫:我想,總觀您各項說詞,我相信您的“權威性觀點”的確來自有處,只是我不知道是什麼讓您相信那樣的觀點!
思想的改變可能很困難,也或許是一轉眼!
我只能說~您不要小看洩音孔就是了!
您觀點中的許多論述,有的是荒謬,有的是不合科學精神,至此我覺得不從您個人對科學邏輯的去重新正確學習,與您再多爭執也只枉然!
我還是一句話~洩音(壓)孔就是您那些問題的答案!
我沒有說過壓力是增加音量的原因,我只是說封閉的環境會讓聲音反射,從而增大音量。而耳膜需要在空氣可以流通狀況下振動,在這種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耳膜振動就會受限制。而音量越大,耳膜的振幅就越大,但是空氣的體積不變,耳模振動受限制也就越大。aronlu 寫:小弟輕提樓主比較薄弱的點
1.耳塞進耳多朵也不過是1公分不到的長度.況且小弟的TF10中間還超級大的中空..如何在您所謂的4公分耳道中產生好幾倍的壓力?(忽略中空的部分...估計為1.25倍都有誇張之虞了)
2.在極端的比較下.我們的確可以感受壓力之於能量傳導的影響..假設空氣極度稀薄0.01大氣壓所可以傳達的聲波實在是微不足道..畢竟聲音這種能量還是要靠介質..可是此理論並無法反證樓主的理論為正確...原因如下
a.傳波速度並非正比於傳導能量.所以我們無法說鐵軌傳來的能量是空氣傳來的16倍(所以樓主的舉例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32米/秒;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50米/秒;在鐵中的傳播速度是5000米/秒)並無法支持您的論點...但我們可以客觀的說.壓力越大能量傳導會比較完整..但如果說會等比倍增..就誇張了..因為如果照這樣的觀點我們就可以發明聲波壓力發電了...用1分貝的能量在空氣傳導..會比在鐵軌中多幾倍?如果用樓主您舉的傳導速度算=16倍..用密度算的話.那就比核能發電還要偉大了..是個天文數字(在急需能源的今天..如果可以發明那麼簡單讓能量加倍的方式.那能源不再是問題)
一句話:壓力增加不正比於能量增加(粗淺的說:空氣如果能傳達音源90%的能量..鐵軌傳達並無法超越100%...更遑論倍增)
b.能量傳導裡頭...傳導的過程:只有可能散失.不可能增加.一般汽油轉化成動能能有30%就是台超級高效能的車子..一般熱能傳導裡頭70%就要歡呼了..所以光是要追求100%能量傳導都是現今不能達到..何來倍增?除非多的空氣質量起了核反應.不然就是樓主您腦海中預設的空氣傳導能量過低(可是這並非事實)
(仔細一看a.b講的是一樣的東西..希望多方舉例能讓您更容易懂小弟要表達的)
ps.我有預感再討論下去.樓主會變成北斗七星.經驗值爆表
小弟基本上也只回答到這篇了..希望在觀念上能給樓主一些建設性的幫助..(小弟學淺.如果這篇還無法傳達.可能是小弟的學識還不夠讓樓主懂.那就請多包含了)
radio1900 寫:問題是不但沒有吸管那?透氣,而且和隔音耳塞一樣幾乎不透氣:因?隔音性能一樣好,隔音好就時說著通過空氣傳播的聲音無法進入耳道,也就是耳道不能有外界的空氣進入,也就是空氣不流通,也就是洩音(壓)孔的換氣作用微乎其微;反之就是洩音(壓)空的作用非常好,耳道隨意讓外界空氣進入,通過外界空氣傳播進來聲音也就是隔音性能不好,也就是透氣性能非常好,也就是吸管。remo 寫:我想,總觀您各項說詞,我相信您的“權威性觀點”的確來自有處,只是我不知道是什麼讓您相信那樣的觀點!
思想的改變可能很困難,也或許是一轉眼!
我只能說~您不要小看洩音孔就是了!
您觀點中的許多論述,有的是荒謬,有的是不合科學精神,至此我覺得不從您個人對科學邏輯的去重新正確學習,與您再多爭執也只枉然!
我還是一句話~洩音(壓)孔就是您那些問題的答案!
上面那一個步驟推論有問題?
radio1900 寫:我沒有說過壓力是增加音量的原因,我只是說封閉的環境會讓聲音反射,從而增大音量。而耳膜需要在空氣可以流通狀況下振動,在這種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耳膜振動就會受限制。而音量越大,耳膜的振幅就越大,但是空氣的體積不變,耳模振動受限制也就越大。
我也沒說過傳播速度會增大音量。
能量是能量,聲波是波,可以多次反射。如果不能反射,那麽電視信號會有很多地方都收不到。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8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