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感記敘XVIII|簡聽安橋美聲,ONKYO DP-X1、H500MB 聚會初感
發表於 : 週一 4月 25, 2016 4:42 pm
回顧四月初,一場怡客咖啡的私下玩家聚會,有幸聆賞到 ONKYO DP-X1 及超冷門耳機 H500MB,因台灣遲遲未代理,使得試聽機會趨近於零,再加上中文評論極少,於是隨興寫篇「聽感記敘」,為每次聆聽紀錄留下簡短註解……好啦~我承認是手癢想寫不行嗎(霸氣)!
實在沒預料到小型聚會中,竟然出現超難得一見的 DP-X1(眼神亮),擁有者表示從日本帶回台灣,當地與耳機合售的價格相當實惠,所以連同 H500MB 一併娶回家(櫻花妹喔)。
當然身為先鋒品牌的愛用者,私心問起為何不考慮 Pioneer XDP-100R 呢?對方回答是沒有平衡輸出,平心而論,DP-X1 規格用料更為徹底,平衡接口也是誘因,但我就是喜歡先鋒啦!
當時聚會現場也出現 FiiO X3K、VentureCraft SounDroid VANTAM、Ultimate Ears UE900,礙於時間無法一一比較,反正聆聽機會何其多,不必急於一時。
近幾個月與多位發燒友交流過,發現尋覓大螢幕、Android 隨身播放器的版友們不在少數,畢竟聽 Spotify 等串流音樂十分方便,如果熟悉系統的使用邏輯,DP-X1 的直覺性應能毫無窒礙地使用。唯有一點令人不解,從資料夾選擇播放樂曲時,總會延遲個半秒至一秒之久,我認為開啟過多的軟體進程會影響流暢度,藍牙或 Wi-Fi 沒必要也請關閉吧!
從上圖看得明白,DP-X1 的寬度略小於 5.7 吋,因家父的現役手機是 Samsung Galaxy Note 3,握持手感相差無幾,對我來說剛剛好。
DP-X1 特點之一是歌曲進度功能了,任意點選或調整歌曲的快進和快退,同時查看頻譜分布,平時習慣單調的水平進度條,好比付費購買的 USB Audio Player PRO 及索尼內建的音樂(Walkman)播放軟體,乍看 DP-X1 的介面覺得非常新鮮,好希望 ONKYO HF Player 也提供相同的 UI。
各家都受到韓國 Astell&Kern 的強烈影響,才有令人愛不釋手的實體音量旋鈕,即便同集團雙生款的 Pioneer XDP-100R 也不例外!
功能鍵的按壓反饋較淺,我覺得沒有 SONY NW-ZX2 來得好按。
由於物主保留第二組 Micro SD 插槽未使用,所以徵詢過對方意見後,取出手機記憶卡、以熟悉音源進行測試最準啦!
DP-X1 數位端採用兩組 ES9018K2M 和兩顆 Sabre 9601K 運放晶片,分別處理左右聲道音訊,電路接地和供電各自獨立,普遍而言 2.5mm TRRS 四極平衡輸出的分離度、純淨度和雜訊抑制優於普通單端輸出,實際情況如何,沒試過也無從評論之。
DP-X1 數位技術沿用先鋒的 LOCKRANGE ADJUST、DIGITAL FILTER、UPSAMPLING,上述技術皆搭載於 U-05 及 XPA-700,實在是熟悉不過了。最特別是主動接地模式 Active Control Ground(A.C.G.),最早出現於 TEAC UD-503,其訊噪比數據略勝於平衡模式,由於時間短暫,其他增益和數位濾波設定不由得我任意測試了。
日系音響大廠 — 安橋是眾所周知的美聲派高手,儘管 DP-X1 和 H500MB 沒有義大利器材講究圓潤光澤、延長泛音的討喜調音,那微微添暖、暖中帶甜的耐聽風格乃是一絕,各頻段音域銜接流暢且綿密,非刻意調音染色造就的「人為滑順感」,而是諸多微細節積累、再稍稍梳理過的「真實綿密感」,但全頻段清晰度略有遜色,罕有美聲系器材將細節完完全全、無保留地呈現在你眼前,樂曲尾韻或多或少有著修飾感。
各位甜食黨注意了,ONKYO 調音手法好似代表愛與幸福的提拉米蘇(義大利語 : Tiramisù),兩樣搭配絕非綿實到化不開的濃密色染,而是盡可能呈現微微苦澀與淡淡甜膩,暗指全頻段過渡細膩滑順,亦不失柔和美感,歌者演唱與伴奏配樂顯得契合,縱然是追求中性還原的我不免為其感動,感動是自己,歌唱是耳機,到底我聽的是音樂抑或是品牌調音美感呢?
經過短暫的數十分鐘聆聽,並未發覺 DP-X1 有顯著失真,驅動 H500MB 已是游刃有餘,奧華子《冬花火》同一首歌曲不同版本測試,能明確地還原 CD (16bit/44.1kHz)音質與 Hi-Res (24bit/96kHz)的資訊量差異,尤其是重現高解析音源的豐沛細節、分離度與密實感更上一個層次,中高頻微微呈現清新透亮的詮釋風格,無損於略暖聲底與滑順感,粗淺推估 DP-X1 反映音源品質能力不可謂不高,音樂性可圈可點。
最後重頭戲的 Classical 樂曲便沒測試了,起因於手機記憶卡容量僅 32GB,實在放不下阿巴多指揮全集,再加上清劇、樂劇、歌劇、音樂劇皆未涉獵,興許對 Wagnerian 沒什麼參考性質,往後其他網聚出現 DP-X1 或 H500MB,再來欣賞古典演奏會是如何呈現了。
題外話專談 ONKYO H500MB
坦白說外型設計也是吸引因素,不求美觀大方,但求率性獨特,H500MB 正是這麼一款耳機,儘管同為日系的 Pioneer SE-MHR5、Kenwood KH-KZ3000、Technics EAH-T700 更符合我的主觀審美,其轉軸支架造型予人一種既視感,似乎曾見於國產品牌,甚至輕量級塑膠機身無法取得沉實的手感,實是極致隨身所承受的非戰之罪吧!
H500MB 是款易驅動的隨身耳機,手機直推表現在水準以內,但受制於 XPERIA Z2 訊源質素,導致音場格局限縮,橫向寬度與縱深皆盡不足 ; 倘若將 DP-X1 作為訊源,此後續聽 いきものがかり《NEW WORLD MUSIC》、田馥甄《My Love》與林宥嘉的一首單曲,音場有若干改善,分離度尚可,基本解析力、細節、形體感更為凝實,但問題來了!
H500MB 不及印象中的 beyerdynamic DT1350 來得立體感出眾、細節紋理刻劃分明,背景伴奏定位略為平面,難以感受到相對的縱深距離,那近場聆聽般的人聲依然非我所好,隱隱約約有著前壓感,聚焦投射於聽者的鼻尖處,如此「耳機」的調音見仁見智,以個人主觀認定,中高階耳機應提供相對適中的距離感,在呈現原始錄音風貌的前提之下。由於是首次嘗試 ONKYO 的隨身耳機系統,無法確定是否為耳機本身的調音所致(攤手)。
當寫完本文以後,開始查找相關評論,極有可能是 DP-X1 單端輸出的特性影響,當時聆聽的 3.5mm TRS 較適合流行人聲,至於平衡定義的 2.5mm TRRS 則更符合古典交響的詮釋風格,染色更少、素質相當程度地改善,但無論如何,我始終覺得 DP-X1 不是款中性的播放器,至少相較於 TEAC HA-P90SD、FiiO X7 或者金菊花是天差地別 ; 如不介意討喜音染,希望完整重現耳機的原有調音,那麼訊源盡可能接近中性聲底才好。
是時候總結了
以往我對 ONKYO 的耳機並未投入過多關注,先前向友人借用的 IE-HF300 並不符合喜好,即便是兩聲道音響領域,僅對安橋大書架喇叭與綜合擴大機抱持興趣,而如今簡聽新世代的安橋製品後留下深刻印象,來日等到封閉式的 H900M 及開放式的 A800 上位機發售時,肯定非常值得嘗試,可惜台灣引進希望……唉,不說也罷!
實在沒預料到小型聚會中,竟然出現超難得一見的 DP-X1(眼神亮),擁有者表示從日本帶回台灣,當地與耳機合售的價格相當實惠,所以連同 H500MB 一併娶回家(櫻花妹喔)。
當然身為先鋒品牌的愛用者,私心問起為何不考慮 Pioneer XDP-100R 呢?對方回答是沒有平衡輸出,平心而論,DP-X1 規格用料更為徹底,平衡接口也是誘因,但我就是喜歡先鋒啦!
當時聚會現場也出現 FiiO X3K、VentureCraft SounDroid VANTAM、Ultimate Ears UE900,礙於時間無法一一比較,反正聆聽機會何其多,不必急於一時。
近幾個月與多位發燒友交流過,發現尋覓大螢幕、Android 隨身播放器的版友們不在少數,畢竟聽 Spotify 等串流音樂十分方便,如果熟悉系統的使用邏輯,DP-X1 的直覺性應能毫無窒礙地使用。唯有一點令人不解,從資料夾選擇播放樂曲時,總會延遲個半秒至一秒之久,我認為開啟過多的軟體進程會影響流暢度,藍牙或 Wi-Fi 沒必要也請關閉吧!
從上圖看得明白,DP-X1 的寬度略小於 5.7 吋,因家父的現役手機是 Samsung Galaxy Note 3,握持手感相差無幾,對我來說剛剛好。
DP-X1 特點之一是歌曲進度功能了,任意點選或調整歌曲的快進和快退,同時查看頻譜分布,平時習慣單調的水平進度條,好比付費購買的 USB Audio Player PRO 及索尼內建的音樂(Walkman)播放軟體,乍看 DP-X1 的介面覺得非常新鮮,好希望 ONKYO HF Player 也提供相同的 UI。
各家都受到韓國 Astell&Kern 的強烈影響,才有令人愛不釋手的實體音量旋鈕,即便同集團雙生款的 Pioneer XDP-100R 也不例外!
功能鍵的按壓反饋較淺,我覺得沒有 SONY NW-ZX2 來得好按。
由於物主保留第二組 Micro SD 插槽未使用,所以徵詢過對方意見後,取出手機記憶卡、以熟悉音源進行測試最準啦!
DP-X1 數位端採用兩組 ES9018K2M 和兩顆 Sabre 9601K 運放晶片,分別處理左右聲道音訊,電路接地和供電各自獨立,普遍而言 2.5mm TRRS 四極平衡輸出的分離度、純淨度和雜訊抑制優於普通單端輸出,實際情況如何,沒試過也無從評論之。
DP-X1 數位技術沿用先鋒的 LOCKRANGE ADJUST、DIGITAL FILTER、UPSAMPLING,上述技術皆搭載於 U-05 及 XPA-700,實在是熟悉不過了。最特別是主動接地模式 Active Control Ground(A.C.G.),最早出現於 TEAC UD-503,其訊噪比數據略勝於平衡模式,由於時間短暫,其他增益和數位濾波設定不由得我任意測試了。
日系音響大廠 — 安橋是眾所周知的美聲派高手,儘管 DP-X1 和 H500MB 沒有義大利器材講究圓潤光澤、延長泛音的討喜調音,那微微添暖、暖中帶甜的耐聽風格乃是一絕,各頻段音域銜接流暢且綿密,非刻意調音染色造就的「人為滑順感」,而是諸多微細節積累、再稍稍梳理過的「真實綿密感」,但全頻段清晰度略有遜色,罕有美聲系器材將細節完完全全、無保留地呈現在你眼前,樂曲尾韻或多或少有著修飾感。
各位甜食黨注意了,ONKYO 調音手法好似代表愛與幸福的提拉米蘇(義大利語 : Tiramisù),兩樣搭配絕非綿實到化不開的濃密色染,而是盡可能呈現微微苦澀與淡淡甜膩,暗指全頻段過渡細膩滑順,亦不失柔和美感,歌者演唱與伴奏配樂顯得契合,縱然是追求中性還原的我不免為其感動,感動是自己,歌唱是耳機,到底我聽的是音樂抑或是品牌調音美感呢?
經過短暫的數十分鐘聆聽,並未發覺 DP-X1 有顯著失真,驅動 H500MB 已是游刃有餘,奧華子《冬花火》同一首歌曲不同版本測試,能明確地還原 CD (16bit/44.1kHz)音質與 Hi-Res (24bit/96kHz)的資訊量差異,尤其是重現高解析音源的豐沛細節、分離度與密實感更上一個層次,中高頻微微呈現清新透亮的詮釋風格,無損於略暖聲底與滑順感,粗淺推估 DP-X1 反映音源品質能力不可謂不高,音樂性可圈可點。
最後重頭戲的 Classical 樂曲便沒測試了,起因於手機記憶卡容量僅 32GB,實在放不下阿巴多指揮全集,再加上清劇、樂劇、歌劇、音樂劇皆未涉獵,興許對 Wagnerian 沒什麼參考性質,往後其他網聚出現 DP-X1 或 H500MB,再來欣賞古典演奏會是如何呈現了。
題外話專談 ONKYO H500MB
坦白說外型設計也是吸引因素,不求美觀大方,但求率性獨特,H500MB 正是這麼一款耳機,儘管同為日系的 Pioneer SE-MHR5、Kenwood KH-KZ3000、Technics EAH-T700 更符合我的主觀審美,其轉軸支架造型予人一種既視感,似乎曾見於國產品牌,甚至輕量級塑膠機身無法取得沉實的手感,實是極致隨身所承受的非戰之罪吧!
H500MB 是款易驅動的隨身耳機,手機直推表現在水準以內,但受制於 XPERIA Z2 訊源質素,導致音場格局限縮,橫向寬度與縱深皆盡不足 ; 倘若將 DP-X1 作為訊源,此後續聽 いきものがかり《NEW WORLD MUSIC》、田馥甄《My Love》與林宥嘉的一首單曲,音場有若干改善,分離度尚可,基本解析力、細節、形體感更為凝實,但問題來了!
H500MB 不及印象中的 beyerdynamic DT1350 來得立體感出眾、細節紋理刻劃分明,背景伴奏定位略為平面,難以感受到相對的縱深距離,那近場聆聽般的人聲依然非我所好,隱隱約約有著前壓感,聚焦投射於聽者的鼻尖處,如此「耳機」的調音見仁見智,以個人主觀認定,中高階耳機應提供相對適中的距離感,在呈現原始錄音風貌的前提之下。由於是首次嘗試 ONKYO 的隨身耳機系統,無法確定是否為耳機本身的調音所致(攤手)。
當寫完本文以後,開始查找相關評論,極有可能是 DP-X1 單端輸出的特性影響,當時聆聽的 3.5mm TRS 較適合流行人聲,至於平衡定義的 2.5mm TRRS 則更符合古典交響的詮釋風格,染色更少、素質相當程度地改善,但無論如何,我始終覺得 DP-X1 不是款中性的播放器,至少相較於 TEAC HA-P90SD、FiiO X7 或者金菊花是天差地別 ; 如不介意討喜音染,希望完整重現耳機的原有調音,那麼訊源盡可能接近中性聲底才好。
是時候總結了
以往我對 ONKYO 的耳機並未投入過多關注,先前向友人借用的 IE-HF300 並不符合喜好,即便是兩聲道音響領域,僅對安橋大書架喇叭與綜合擴大機抱持興趣,而如今簡聽新世代的安橋製品後留下深刻印象,來日等到封閉式的 H900M 及開放式的 A800 上位機發售時,肯定非常值得嘗試,可惜台灣引進希望……唉,不說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