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音悅試聽 HD800 心得
發表於 : 週一 7月 13, 2009 6:41 pm
抱歉過了這麼多天才把心得生出來,小弟拖搞成這樣實在… (顯示為被拖走 orz
首先,十分感謝音悅提供這樣的機會以及場地,這次參與試聽的器材相當精采,耳擴計有 Graham Slee Solo 2007 版、Corda Opera 改機版、Lehmann BlackCube 改機版、 Eddie Current Zana Deux 以及 Corda Symphony。其中 Zana Duex 是管機,台灣相當少見,而 Corda Opera 改機版也對電源部分下了相當大的功夫。訊源蒙音悅出借 MBL 1431,線材部分採用 Telos Golden Reference 系列線材。小弟當天試聽主要測試的 CD 是 Jackyll and Hyde 以及 Faro 兩片。
當天聽的 HD800,大概才開封幾天,run in 並不完整,整體聽起來聲音還是滿緊的,高頻放不開、低頻也有些收不住,頻段的銜接上不是那麼自然。小弟再此不好多對 HD800 的聲音多做評論,畢竟完整的表現在哪邊尚未可知。不過 HD800 真的只能說實力驚人,儘管沒 run 開,寬廣的音場加上準確的定位和清楚的結像感還是讓人眼睛一亮。這樣形容似乎不太像是傳統的 Sennheiser 聲底,不過森家高階耳機獨特的堂音卻還是隱隱浮現,讓人無法忽略;但是比較起來,聲音算是比較清瘦的。耳機的重量感覺上比 HD600/650 輕一些,而全新設計的耳罩配戴起來非常舒適,兩側的夾力也很適中,「忘了它的存在」絕對不是唬爛。此外耳罩部分的角度設計實在很有趣,稍微調整配戴角度,音場就會跟著改變,簡直有點調整喇叭擺位的趣味在
接下來說說當天聽到的耳擴,在搭配 HD800 上聲音的一些特點。
Solo 表現算是中規中矩,之前搭配 HD600 試聽時候速度稍慢的感覺已不復見。音場是一貫的橢圓形,定位表現相當出色,聽 Faro 的時候可以清楚判別吉他與大提琴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低頻的控制力非常好,這點在之前搭配 HD600 試聽時已經有印象,不過這次聽 HD800 時反倒收的太快,不小心會誤認為是量感不足。
網兄帶來的 Corda Opera,修改過後加上 KECES PT-111,大概是推力最足夠的一個組合。Jackyll and Hyde 中的合唱橋段,總算有比較飽滿的發揮;此外解析又再往上提昇了一些,可見 HD800 的實力其實還沒有完全發揮。聲音冷靜也是這個組合的特色之一。
第三台搭配的是小改過的 Lehmann Blackcube。這台小弟其實也算熟悉,是由小林兄操刀修改,主要是更換機內線材以及端子這些被動元件,把機器的聲音調整道較為平衡的狀態。但也因如此,Blackcube 解析力不佳的最大缺點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而在靈敏的 HD800 上面這就變成致命傷。但是器樂的質感卻異常的好,聽 Faro 的大提琴,當真飄來些許木頭味 (笑
Eddie Current 這台耳擴,小弟相當陌生,這幾天在 headfi 上面爬了兩下,貌似頗有名氣 (望機器主人不要轟殺小弟)。Zana Deux 的速度和解析算上乘,推起 HD800 來並不遜於其他四台晶體機,而管機獨特的染色讓人聲的感染力更上一層,聆聽 Jackyll and Hyde 第 22 軌的女生獨唱,真的顯得楚楚動人。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可能是低頻的解析和控制力,聲線稍微模糊、交代也比較不明快。
最後聽的是 Corda Symphony。從過去經驗知道,Symphony 的耳擴實力比 Opera 又好上一個檔次,這次搭配 HD800,再次印證這個說法。搭配 Symphony 的 HD800,是最「有聲有色」的一個組合,充滿細節但不吵雜、表情豐富而耐聽,最是悅耳。但是 Symphony 的推力對於 HD800 來說卻嚴重不足,在合唱或合奏的時候聲音就亂掉、虛掉,這點非常可惜。
總的來說,目前各家的廠機都還沒有為 HD800 做好準備,而沒有實際聽到耳機的情況下,DIY 玩家似乎也難以隔空抓藥針對 HD800 調整出最佳的配置。儘管耳本身的素質極佳,但是在沒有良好驅動的前提下,小弟覺得當天只聽到了 HD800 的六七成實力。再加上耳機還沒 run 開,所以也只能針對大方向來簡單寫個心得。希望以上的隻字片語,可以對 HD800 的用戶/觀望者有所幫助。
首先,十分感謝音悅提供這樣的機會以及場地,這次參與試聽的器材相當精采,耳擴計有 Graham Slee Solo 2007 版、Corda Opera 改機版、Lehmann BlackCube 改機版、 Eddie Current Zana Deux 以及 Corda Symphony。其中 Zana Duex 是管機,台灣相當少見,而 Corda Opera 改機版也對電源部分下了相當大的功夫。訊源蒙音悅出借 MBL 1431,線材部分採用 Telos Golden Reference 系列線材。小弟當天試聽主要測試的 CD 是 Jackyll and Hyde 以及 Faro 兩片。
當天聽的 HD800,大概才開封幾天,run in 並不完整,整體聽起來聲音還是滿緊的,高頻放不開、低頻也有些收不住,頻段的銜接上不是那麼自然。小弟再此不好多對 HD800 的聲音多做評論,畢竟完整的表現在哪邊尚未可知。不過 HD800 真的只能說實力驚人,儘管沒 run 開,寬廣的音場加上準確的定位和清楚的結像感還是讓人眼睛一亮。這樣形容似乎不太像是傳統的 Sennheiser 聲底,不過森家高階耳機獨特的堂音卻還是隱隱浮現,讓人無法忽略;但是比較起來,聲音算是比較清瘦的。耳機的重量感覺上比 HD600/650 輕一些,而全新設計的耳罩配戴起來非常舒適,兩側的夾力也很適中,「忘了它的存在」絕對不是唬爛。此外耳罩部分的角度設計實在很有趣,稍微調整配戴角度,音場就會跟著改變,簡直有點調整喇叭擺位的趣味在
接下來說說當天聽到的耳擴,在搭配 HD800 上聲音的一些特點。
Solo 表現算是中規中矩,之前搭配 HD600 試聽時候速度稍慢的感覺已不復見。音場是一貫的橢圓形,定位表現相當出色,聽 Faro 的時候可以清楚判別吉他與大提琴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低頻的控制力非常好,這點在之前搭配 HD600 試聽時已經有印象,不過這次聽 HD800 時反倒收的太快,不小心會誤認為是量感不足。
網兄帶來的 Corda Opera,修改過後加上 KECES PT-111,大概是推力最足夠的一個組合。Jackyll and Hyde 中的合唱橋段,總算有比較飽滿的發揮;此外解析又再往上提昇了一些,可見 HD800 的實力其實還沒有完全發揮。聲音冷靜也是這個組合的特色之一。
第三台搭配的是小改過的 Lehmann Blackcube。這台小弟其實也算熟悉,是由小林兄操刀修改,主要是更換機內線材以及端子這些被動元件,把機器的聲音調整道較為平衡的狀態。但也因如此,Blackcube 解析力不佳的最大缺點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而在靈敏的 HD800 上面這就變成致命傷。但是器樂的質感卻異常的好,聽 Faro 的大提琴,當真飄來些許木頭味 (笑
Eddie Current 這台耳擴,小弟相當陌生,這幾天在 headfi 上面爬了兩下,貌似頗有名氣 (望機器主人不要轟殺小弟)。Zana Deux 的速度和解析算上乘,推起 HD800 來並不遜於其他四台晶體機,而管機獨特的染色讓人聲的感染力更上一層,聆聽 Jackyll and Hyde 第 22 軌的女生獨唱,真的顯得楚楚動人。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可能是低頻的解析和控制力,聲線稍微模糊、交代也比較不明快。
最後聽的是 Corda Symphony。從過去經驗知道,Symphony 的耳擴實力比 Opera 又好上一個檔次,這次搭配 HD800,再次印證這個說法。搭配 Symphony 的 HD800,是最「有聲有色」的一個組合,充滿細節但不吵雜、表情豐富而耐聽,最是悅耳。但是 Symphony 的推力對於 HD800 來說卻嚴重不足,在合唱或合奏的時候聲音就亂掉、虛掉,這點非常可惜。
總的來說,目前各家的廠機都還沒有為 HD800 做好準備,而沒有實際聽到耳機的情況下,DIY 玩家似乎也難以隔空抓藥針對 HD800 調整出最佳的配置。儘管耳本身的素質極佳,但是在沒有良好驅動的前提下,小弟覺得當天只聽到了 HD800 的六七成實力。再加上耳機還沒 run 開,所以也只能針對大方向來簡單寫個心得。希望以上的隻字片語,可以對 HD800 的用戶/觀望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