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ONY M10 RCA 版
發表於 : 週五 11月 05, 2010 3:33 am
P.S 因為使用的是m01的圖片 ,因此握有看不到圖片的情況可以在以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 ... t=23643825
基本上只要開啟以後這裡的圖片也會顯示
各位大大好 ,這是之前一段時間完成的作品.. 一些朋友似乎有點興趣 ,因此放在這分享給大家
SONY這台也出一段時間了 ,其音質也有許多文章可考究 . 而本來只專注在音響系統的我會對他有興趣 ,純粹只是想試試隨身音源的音質究竟可以到甚麼程度.
而沒考慮D50 ,是因為我根本不認為他可以算 "隨身" ,不論重量或體積
在可以一掌握住大小的範圍內 ,有一定程度音質 ,內部空間又能有機會改入WBT RCA的 ,在市面上也就只有M10了.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改 ,之後再說明.. 先看圖吧
3.5mm line out 已去掉了 ,RCA是放在原先麥克風的位置
電池接點的部分 ,由原先的鋼質彈簧換成WBT的銅片 (由WBT銅環壓平而成) ,導線部分則是由銅線上錫彎製而成
以切片的吸音棉代替彈簧 (黑色部分)
RCA使用的編號為 WBT 0201 西德製
背蓋內部圖 ,左邊的線為接至底部的麥克風 (本為左右皆有 ,現在只剩右 ,且麥克風放在原先內至揚聲器的位置)
這麼小的機器裡竟然還有電解電容 ,原先使用的是日系N牌的黑皮低階電解 ,溶值為220uf 10v,更換為 飛利浦 135 470uf 10v ,因過大而拉線至上方. 這顆電容也相當於整部機器的主濾波大水塘
整體視圖 ,最左方(機器最下方)就是右聲麥克風 (原先為迷你單聲道擴音器)
面板 ,為整塊鋁合金切銷而成 ,上半部為放入電解電容而把一部分塑膠洗掉了
只剩一邊的麥克風..
這部分是原先3.5mm耳機孔的電路板 ,上面中間兩顆為輸出交聯電容 ,最左邊為插孔偵測交聯電容 ,最右邊最大的為小地對大地的輸入地端電容 ,全部的容值皆為100uf (難以置信 ,現在100uf可以做這麼小..)
正面接線的方式 ,雖然小地對大地是日系電路常見的手法 ,但這種容值還真是首見 ,小電路板分接至RCA ,並讓輸入偵測部分一值保持在 "插入耳機"的狀態
電池電源輸入部分
背電路板訊號處理 ,四條線分別輸出術入接到那塊小電路板上
換下的零件 ,麥克風 ,彈簧 ,左麥克風 ,內建喇叭 ,3.5mm母座等
彈簧部分當初也費了一番功夫才想到能用海綿代替
換下的3.5母座 ,與RCA的接點大小有天壤之別..
做完的時候正好看到日出 ,剛好拍下初開聲的感動
其實全部過程總共花了一星期 ,前四天思考做法 ,最後3天盡量保持在精神最好的情況下動工
最後開聲的樣貌 ,耳機是換線的EW9 -RCA版 ,接頭是用 WBT 0125
為什麼要換RCA頭呢? 其實當初的想法是這樣的:
不管是耳機或隨身訊原 ,最麻煩的就是接頭的品質. 最高級的接頭製造廠根本不願做3.5mm&6.3mm 接頭 ,更別說3.5的高品質母座了..
接觸音響以來 ,深知接頭對聲音的影響有多大.. 看到有許多人把高階耳機改成平衡端子 ,不斷尋找有平衡接頭的耳擴變可想而知
但是到最後 ,我個人認為最好的端子還是早期西德的WBT.. 賣那個價錢是有意義的 ,在愈高端的器材中影響愈明顯 ,現在我的喇叭系統幾乎已全部使用西德的WBT了
同材質 ,6.3會好於3.5 ; RCA又會好於6.3 ;而WBT又是在RCA中的頂級產品
在修改途中 ,心想既然要做.. 就盡量做到完美
隨身訊原好比 "訊原+前級+後級" ,耳機與耳機線 就好比 喇叭與喇叭線
因此 ,過去在音響中的經驗應該能用上
把彈簧換成銅線鍍錫有差嗎? 大家可以回去試試把自家的電源線換成 "鋼絲" 看看 ,就知道差異有多大
其他如濾波電容 .內部訊號線更換 與 無鉛銲錫換有鉛焊錫 等亦是如此 .
有這麼台訊原 ,耳機就可以使用品質保證的WBT了,包含耳擴輸出也是 ,事實上.. 我不認為有哪個平衡端子有較WBT好
而在使用LINE OUT輸出至喇叭系統時 ,其聲音竟可以與CD 880一較高下 雖然不敢說絕對能贏 ,但別忘了.. 這只是台能放在手掌上吃電池的MP3喔..
當時音響店的老闆聽了之後只說一句:
某老闆: 現在的科技進步真是快..
Me : 是阿.. 我以前搞電腦訊原稿到那樣到底是為了甚麼阿..
(可參照我過去的 "SE-90 完全改造")
以上小小心得 ,給大家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