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Beyerdynamic T1
發表於 : 週三 2月 09, 2011 4:54 pm
前言:
我想大多數有意願購買一千美元等級以上耳機的迷兒們,或多或少會經歷一番掙扎
除去因為限量而水漲船高的幾個例子不談,這價位帶或多或少是動圈耳機的一個新地平線
這些耳機最直接的競爭者並不是靜電耳機系統,而是一些中階價位帶,有一定品質的書架喇叭
當然一定會有人反駁:耳機喇叭沒有可比性。然而就像會想讓人投入數十萬元購買的重型機車,這類產品本身就要有些獨特的魅力才行。而講清楚這些,這是本文的主要工作
的確,再高價位的耳機,都無法給予切實的物理性衝擊力,也沒有那種充塞整個房間的虛像體驗
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喇叭系統也很難給出像耳機系統那種獨特的描寫力與.....難以言喻的活生逼真感
耳機聆聽自身是一種Acquired taste,我想"燒"到一定程度的耳機迷們,或多或少能意識到這點
那就是像葡萄酒,乳酪這類嗜好品,不喜歡的人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趣味,喜歡的人可能幾天沒接觸就渾身不對勁
耳機是新世紀的鴉片──出自國外討論區某個老兄的發言,雖然未免有過於樂觀的感覺,倒是個入木三分的形容
體例:
在評論本文中,我希望盡可能的不去交代run-in時一些瑣碎的變化,或者各種具體的搭配調音等等,直接切入本題,
談談T1這耳機的一些特性與可能採取的操作──我覺得這樣更加"有用",或者說更有建設性
畢竟想要搭出真正符合自己風格的耳機系統,這些努力是少不了的
在描述過程中,難免會跟其他耳機比較,主觀是難免的,我只能盡量交代清楚自己的喜好
我個人很不喜歡那種 在"某某"唱片 聽到 "某某" 就是"對"了 這樣的評論手法,想來想去,打算採取stereo sound諸公那樣的"藝術評論",再嘗試對過於抽象的用語說明清楚,算是沒辦法的辦法吧
正文:
在網路上跟人討論T1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困境
T1對我而言,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以DT880/DT990'05為代表的Beyerdynamic家用風格
而那跟大眾的印象似乎是兩回事,而在這種普遍認知下,造成T1是橫空上市,風格大轉向一樣的感覺
或者這麼說吧,880'05和990'05沒有得到該有的重視這點*1,連帶的也影響了T1
回到T1本身來談:與充滿未來感的HD800相比,T1的外型像是換湯不換藥,而所謂的"Tesla technology"看起來也遠遠不如
HD800的"動圈耳機最大振膜" 來得可靠,整個看起來就是跟風一樣順勢推出的產品,套句流行語:沒問題嗎?
不要緊的,沒有問題
與越來越趨近障板(baffle)概念,越來越扁的Sennisher和AKG耳機相比,Beyerdynamic仍然始終如一的固守箱體(cabinet)形式
或者這麼說吧,比起Sennisher的open-aire或AKG的open-back,更接近vented box 一樣的概念,用耳機迷熟悉的話語,
就是"半"開放式結構
在保障振膜制動力的同時,外殼諧振造成的染色,或者一般說的"箱音"是此類結構難以克服的原罪
這方面DT990'05已經處理的相當讓人信服了,擁有和HD800相抗衡的透明度與消失無蹤的能力
然而中低頻和低頻的交界處或多或少有著難以言喻的輕微模糊感,似乎是阻尼能力先天有些缺陷也不一定
看到T1的裸照時或多或少讓我嚇了一跳,腔體內居然沒有任何阻尼物,Beyerdynamic對自己發展的新單體這麼有自信嗎?
就我所知,Denon的D5000/D7000也是腔體無阻尼設計,然而一方面設計難度終究有差距,另一方面從head-fi流行的mod來看,可以說輿論大大背離了Denon原先的預期也不一定,此是後話
新型磁路的亮點,比起1T的數字,我想從內磁式結構變成外磁式結構的更動更為關鍵,Beyerdynamic對磁路一向很有一套想法,從DT911的三磁鐵磁路,到現在的外磁式結構──這不能套用一般廉價喇叭內磁式比較好,外磁式比較差的印象,而是類似近年一些新型高音單體磁束分布平均化的設計,磁路結構的改進看似很基本,很普通,但也是最難著力的點之一,
要類比的話,那就像是賽車的引擎,或者人的心臟
關於新型振膜的資料其實不太多,然而以我個人的感覺而言,如果說T1的風格和前輩有不同的地方,大抵是受這部分所主導
似乎是與HD800"環狀輻射器"的發展方向唱反調一樣,從幾張示意圖來看,T1的新型振膜造型反而越來越接近嚴格意義的軟半球型式,或者這可以視為Beyerdynamic工程師對HD800的回答吧?,而連帶的對偏置單體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理解*2
接下來我想該切入正題了,談談T1的聲音
以聲音的質地而言,大抵上偏靈敏、明快,呈現一種輕質的走向,並沒有欠缺密度或重量感,相反的,T1有著以耳機標準而言,很神奇的中低頻/低頻
一方面有著高速度與下潛,一方面有著難以言喻的強烈制動力,特別是後者,我想這應該是新型磁路的功勞,讓聲音的整個存在感整個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我想如何洽當的去運用這股制動力,是提升整個系統層次的關鍵
中頻相當的乾淨,雖然還沒有到HD800那樣純的地步,然而也已經是一流水準,Beyerdynamic家特有的,鄉愁一樣的濃郁感覺比DT990減輕一截
這種濃密、濃郁感和鐵三角木殼耳機其實很接近,或者這麼說吧,希望達成的境界類似,以電視的畫質來類比的話,可以說Beyerdynamic和鐵三角都希望追求"總天然色"那樣的境界,或者更高的色彩飽和度也不一定,失控造成的染色
溢色應該不在原廠的意圖內,不過善加利用這種"失控"的話,也許能營造出另外一種很erotic 很挑逗的聲音吧?我想......
和前述的濃密感覺相對比,T1在中頻的呈現方式反而是較為直接不矯飾(raw)的,就這點而言,和HD800大異其趣
甚至比DT990還要更直接一些,很接近我印象中的K702:直率、充滿張力,如果要說最大的不同點,大概就在於聲音的細緻程度吧?
細緻和直接或多或少是有點互相矛盾的特性,然而T1的中頻正兼具了這兩端
中高頻到高頻這段算是T1比較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不好的意思,而是相反,表現優異到近乎教科書等級的模範表現
沒有像HD800那樣華麗誇張的空氣感與光澤,而是......比較像真的
最直接的感想是雖然延伸保守,可是常見壓縮,或者縮缸一樣的情形被很好的克服了,
這樣強悍而不失細膩的高頻初聽可能並不覺得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當聽高品質的爵士樂現場演奏時,鋼刷和鈸一出來,你就知道好在哪裡了
如果要從整個頻段去談T1這耳機的破綻,或者最容易失控的地方,相信是在中高頻
似乎牽涉到整個耳機系統的熟化與磨合問題,這部分呈現一種不太穩定,或者有條件穩定的狀態,以run-in到現階段的狀態而言
T1的中高頻有點接近一些陶瓷振膜中音給人的印象:透明、靈敏、快速,清甜,但是一不小心就會流於瘦弱、刺耳,吵雜
又或者是另一個極端:後退,染色嚴重,所幸T1的中高頻量感把握的很好,減低了不少搭配上的難度
就耳機能營造的立體感覺而言,與擴散開來,"星羅棋布"的HD800相較,T1更偏向一眼望過去,"森然羅列"的感覺
規模大小,或者遠近感覺可以透過調整配戴作一定程度的微調,不過影響規模感的根本關鍵,可能是在於耳擴是如何去控制低頻段的吧?
以我個人的主觀而言,覺得T1在立體感的成就是在HD800之上,更接近實際狀況一點*3
在微動態和動態方面,T1的成就要記上一筆,一方面演奏中各式各樣精細的力度變化被很好的捕捉了,使得聲音聽起來更逼真
動態範圍也拉開了,一定音量以下也不會丟掉該有的動態對比,也許是託高效率的福吧?
雖然這問題其實或多或少不是那麼受大多數耳機迷注意*4.......
較為通盤的去概括,這耳機給我最強烈的印象,其實正是綜合了上述各要素後的強烈、鮮烈的存在感,或者設計師的主張那樣的東西 (如果有的話)
沒有模糊或遲疑的地方,"如實地" 重放出來,然而又不是平鋪直述的欠缺美感,而是其存在正是一種美感的具體化
獨一無二的,孤高的,像是要排開一切,奮力向前般的存在
前面說過990'05有種鄉愁般的濃密感,T1在繼承這種濃密感的同時,也將其提升到另一個高度上
那不只是 "多美",或 "多好聽" 的問題,而是 "多像真的" 的問題
往後的耳機聆聽會往怎樣的方向發展呢?我不禁有點迷惘了.....
最後來談談搭配
實際情況並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 "難推"、 "耳擴不夠力" "信息量不足" "非數十萬元前端餵不飽"
而是耳擴控制方式出錯,使錯力的問題,甚至一定程度是磨合的問題
大抵上T1對電壓的需求比HD800高一些,但是不是餓到非得要超大型規模耳擴才能推好的地步
相反的,實際上需求的功率只有一點點
問題是卡在質,輸出要更加精純靈敏,前端粗糙或生硬不自然的地方會被更凸顯出來
我個人認為理想上應該是用類似Jeff Rowland那樣小型、構成簡潔 (不等於線路架構簡單),電源處理乾淨良好,訊噪比優秀的晶體耳擴去推
然而市面上似乎不時興做這樣的耳擴 (苦笑)
退而求其次,也許單端管機會是個好選擇也不一定......
*1 關於DT990'05,我推薦找對岸耳機俱樂部 "沉迷" 的評論來看,他寫得比我有系統很多....
*2 HD800是要模擬聲音進入耳道時,因為耳廓造成的各頻段輕微的不同步,T1是要盡量將單體正對耳道,
以盡量抵消耳廓反射造成的頻率突出/凹陷
*3 當然HD800的爽度絕對比較高 (笑)
*4 看看近年的平板耳機風潮就知道了.....大多數耳機迷其實是往"越聽越大聲"的方向發展,器材也往大艦巨砲的方向發展
毒舌一點去講,這或多或少是一種下意識尋求補償的舉動
我想大多數有意願購買一千美元等級以上耳機的迷兒們,或多或少會經歷一番掙扎
除去因為限量而水漲船高的幾個例子不談,這價位帶或多或少是動圈耳機的一個新地平線
這些耳機最直接的競爭者並不是靜電耳機系統,而是一些中階價位帶,有一定品質的書架喇叭
當然一定會有人反駁:耳機喇叭沒有可比性。然而就像會想讓人投入數十萬元購買的重型機車,這類產品本身就要有些獨特的魅力才行。而講清楚這些,這是本文的主要工作
的確,再高價位的耳機,都無法給予切實的物理性衝擊力,也沒有那種充塞整個房間的虛像體驗
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喇叭系統也很難給出像耳機系統那種獨特的描寫力與.....難以言喻的活生逼真感
耳機聆聽自身是一種Acquired taste,我想"燒"到一定程度的耳機迷們,或多或少能意識到這點
那就是像葡萄酒,乳酪這類嗜好品,不喜歡的人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趣味,喜歡的人可能幾天沒接觸就渾身不對勁
耳機是新世紀的鴉片──出自國外討論區某個老兄的發言,雖然未免有過於樂觀的感覺,倒是個入木三分的形容
體例:
在評論本文中,我希望盡可能的不去交代run-in時一些瑣碎的變化,或者各種具體的搭配調音等等,直接切入本題,
談談T1這耳機的一些特性與可能採取的操作──我覺得這樣更加"有用",或者說更有建設性
畢竟想要搭出真正符合自己風格的耳機系統,這些努力是少不了的
在描述過程中,難免會跟其他耳機比較,主觀是難免的,我只能盡量交代清楚自己的喜好
我個人很不喜歡那種 在"某某"唱片 聽到 "某某" 就是"對"了 這樣的評論手法,想來想去,打算採取stereo sound諸公那樣的"藝術評論",再嘗試對過於抽象的用語說明清楚,算是沒辦法的辦法吧
正文:
在網路上跟人討論T1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困境
T1對我而言,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以DT880/DT990'05為代表的Beyerdynamic家用風格
而那跟大眾的印象似乎是兩回事,而在這種普遍認知下,造成T1是橫空上市,風格大轉向一樣的感覺
或者這麼說吧,880'05和990'05沒有得到該有的重視這點*1,連帶的也影響了T1
回到T1本身來談:與充滿未來感的HD800相比,T1的外型像是換湯不換藥,而所謂的"Tesla technology"看起來也遠遠不如
HD800的"動圈耳機最大振膜" 來得可靠,整個看起來就是跟風一樣順勢推出的產品,套句流行語:沒問題嗎?
不要緊的,沒有問題
與越來越趨近障板(baffle)概念,越來越扁的Sennisher和AKG耳機相比,Beyerdynamic仍然始終如一的固守箱體(cabinet)形式
或者這麼說吧,比起Sennisher的open-aire或AKG的open-back,更接近vented box 一樣的概念,用耳機迷熟悉的話語,
就是"半"開放式結構
在保障振膜制動力的同時,外殼諧振造成的染色,或者一般說的"箱音"是此類結構難以克服的原罪
這方面DT990'05已經處理的相當讓人信服了,擁有和HD800相抗衡的透明度與消失無蹤的能力
然而中低頻和低頻的交界處或多或少有著難以言喻的輕微模糊感,似乎是阻尼能力先天有些缺陷也不一定
看到T1的裸照時或多或少讓我嚇了一跳,腔體內居然沒有任何阻尼物,Beyerdynamic對自己發展的新單體這麼有自信嗎?
就我所知,Denon的D5000/D7000也是腔體無阻尼設計,然而一方面設計難度終究有差距,另一方面從head-fi流行的mod來看,可以說輿論大大背離了Denon原先的預期也不一定,此是後話
新型磁路的亮點,比起1T的數字,我想從內磁式結構變成外磁式結構的更動更為關鍵,Beyerdynamic對磁路一向很有一套想法,從DT911的三磁鐵磁路,到現在的外磁式結構──這不能套用一般廉價喇叭內磁式比較好,外磁式比較差的印象,而是類似近年一些新型高音單體磁束分布平均化的設計,磁路結構的改進看似很基本,很普通,但也是最難著力的點之一,
要類比的話,那就像是賽車的引擎,或者人的心臟
關於新型振膜的資料其實不太多,然而以我個人的感覺而言,如果說T1的風格和前輩有不同的地方,大抵是受這部分所主導
似乎是與HD800"環狀輻射器"的發展方向唱反調一樣,從幾張示意圖來看,T1的新型振膜造型反而越來越接近嚴格意義的軟半球型式,或者這可以視為Beyerdynamic工程師對HD800的回答吧?,而連帶的對偏置單體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理解*2
接下來我想該切入正題了,談談T1的聲音
以聲音的質地而言,大抵上偏靈敏、明快,呈現一種輕質的走向,並沒有欠缺密度或重量感,相反的,T1有著以耳機標準而言,很神奇的中低頻/低頻
一方面有著高速度與下潛,一方面有著難以言喻的強烈制動力,特別是後者,我想這應該是新型磁路的功勞,讓聲音的整個存在感整個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我想如何洽當的去運用這股制動力,是提升整個系統層次的關鍵
中頻相當的乾淨,雖然還沒有到HD800那樣純的地步,然而也已經是一流水準,Beyerdynamic家特有的,鄉愁一樣的濃郁感覺比DT990減輕一截
這種濃密、濃郁感和鐵三角木殼耳機其實很接近,或者這麼說吧,希望達成的境界類似,以電視的畫質來類比的話,可以說Beyerdynamic和鐵三角都希望追求"總天然色"那樣的境界,或者更高的色彩飽和度也不一定,失控造成的染色
溢色應該不在原廠的意圖內,不過善加利用這種"失控"的話,也許能營造出另外一種很erotic 很挑逗的聲音吧?我想......
和前述的濃密感覺相對比,T1在中頻的呈現方式反而是較為直接不矯飾(raw)的,就這點而言,和HD800大異其趣
甚至比DT990還要更直接一些,很接近我印象中的K702:直率、充滿張力,如果要說最大的不同點,大概就在於聲音的細緻程度吧?
細緻和直接或多或少是有點互相矛盾的特性,然而T1的中頻正兼具了這兩端
中高頻到高頻這段算是T1比較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不好的意思,而是相反,表現優異到近乎教科書等級的模範表現
沒有像HD800那樣華麗誇張的空氣感與光澤,而是......比較像真的
最直接的感想是雖然延伸保守,可是常見壓縮,或者縮缸一樣的情形被很好的克服了,
這樣強悍而不失細膩的高頻初聽可能並不覺得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當聽高品質的爵士樂現場演奏時,鋼刷和鈸一出來,你就知道好在哪裡了
如果要從整個頻段去談T1這耳機的破綻,或者最容易失控的地方,相信是在中高頻
似乎牽涉到整個耳機系統的熟化與磨合問題,這部分呈現一種不太穩定,或者有條件穩定的狀態,以run-in到現階段的狀態而言
T1的中高頻有點接近一些陶瓷振膜中音給人的印象:透明、靈敏、快速,清甜,但是一不小心就會流於瘦弱、刺耳,吵雜
又或者是另一個極端:後退,染色嚴重,所幸T1的中高頻量感把握的很好,減低了不少搭配上的難度
就耳機能營造的立體感覺而言,與擴散開來,"星羅棋布"的HD800相較,T1更偏向一眼望過去,"森然羅列"的感覺
規模大小,或者遠近感覺可以透過調整配戴作一定程度的微調,不過影響規模感的根本關鍵,可能是在於耳擴是如何去控制低頻段的吧?
以我個人的主觀而言,覺得T1在立體感的成就是在HD800之上,更接近實際狀況一點*3
在微動態和動態方面,T1的成就要記上一筆,一方面演奏中各式各樣精細的力度變化被很好的捕捉了,使得聲音聽起來更逼真
動態範圍也拉開了,一定音量以下也不會丟掉該有的動態對比,也許是託高效率的福吧?
雖然這問題其實或多或少不是那麼受大多數耳機迷注意*4.......
較為通盤的去概括,這耳機給我最強烈的印象,其實正是綜合了上述各要素後的強烈、鮮烈的存在感,或者設計師的主張那樣的東西 (如果有的話)
沒有模糊或遲疑的地方,"如實地" 重放出來,然而又不是平鋪直述的欠缺美感,而是其存在正是一種美感的具體化
獨一無二的,孤高的,像是要排開一切,奮力向前般的存在
前面說過990'05有種鄉愁般的濃密感,T1在繼承這種濃密感的同時,也將其提升到另一個高度上
那不只是 "多美",或 "多好聽" 的問題,而是 "多像真的" 的問題
往後的耳機聆聽會往怎樣的方向發展呢?我不禁有點迷惘了.....
最後來談談搭配
實際情況並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 "難推"、 "耳擴不夠力" "信息量不足" "非數十萬元前端餵不飽"
而是耳擴控制方式出錯,使錯力的問題,甚至一定程度是磨合的問題
大抵上T1對電壓的需求比HD800高一些,但是不是餓到非得要超大型規模耳擴才能推好的地步
相反的,實際上需求的功率只有一點點
問題是卡在質,輸出要更加精純靈敏,前端粗糙或生硬不自然的地方會被更凸顯出來
我個人認為理想上應該是用類似Jeff Rowland那樣小型、構成簡潔 (不等於線路架構簡單),電源處理乾淨良好,訊噪比優秀的晶體耳擴去推
然而市面上似乎不時興做這樣的耳擴 (苦笑)
退而求其次,也許單端管機會是個好選擇也不一定......
*1 關於DT990'05,我推薦找對岸耳機俱樂部 "沉迷" 的評論來看,他寫得比我有系統很多....
*2 HD800是要模擬聲音進入耳道時,因為耳廓造成的各頻段輕微的不同步,T1是要盡量將單體正對耳道,
以盡量抵消耳廓反射造成的頻率突出/凹陷
*3 當然HD800的爽度絕對比較高 (笑)
*4 看看近年的平板耳機風潮就知道了.....大多數耳機迷其實是往"越聽越大聲"的方向發展,器材也往大艦巨砲的方向發展
毒舌一點去講,這或多或少是一種下意識尋求補償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