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點。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7, 2011 3:24 pm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第一副花錢買的耳機嗎?隨身聽內附的耳機不算的話,我自己第一次花錢買的耳機印象中是SONY的EX70,而且還是買二手的。可見當時有多窮... 。當時還是學生,用的是SONY便宜的CD隨身聽,對內附的MDR 818很感冒,聲音薄得要命,所以哈SONY MDR-888哈得要死。但是錢不夠,所以就先買了副便宜的二手EX70檔一下。沒想到EX70一路帶我走進了耳道式耳機的不歸路...。
第一副破千的耳機是鐵三角EM7,當時EM7精緻的金屬外觀真的是讓我驚為天人。但EM7是副有缺陷美的耳機,高音清亮但低音...可說幾乎沒有。為此還去找了耳棉自己改造增加低音量。可見當時對這副耳機多有愛 。身為小鐵耳掛機王EW9對當時的我是可遠觀不可亵玩的神器。當時下定決心總有一日要買到手。不過到現在還是沒買
後來由Labtec Elite-840開始入門耳罩,接著是Philips SHP-890。中間入手過SONY D66,SONY F1,ATH M50,SONY MDR-7506,ATH A900等中價位日系耳機,這些中價位的日系耳機其實表現都還算不錯,接隨身聽或一般的座機,表現算是可圈可點。個人第一副入手的旗艦耳罩應該是舊版的Beyer DT-880,加上聽的音樂從流行音樂慢慢轉為金屬/爵士/古典三修,也讓我的聽音習慣由日系耳機轉為較為平衡耐聽的歐系耳機。中間也曾入手過Beyer(舊版DT880pro,DT770pro,新版DT880pro),Senn(HD580,HD595),AKG(K171,K271),Grado(SR80/225/RS1i)等四大HiFi耳機廠的耳機。另外Ultrasone的耳機也買過幾副(DJ 1pro,2200,750,2500)。其中個人非常喜歡RS1i的濃郁人聲,舊版DT880的空靈冷冽,新版DT880pro的平衡耐聽。因為個人幾乎各種音樂類型都聽,加上空間與$$有限,沒辦法一次養好幾隻耳機,所以一直在尋尋覓覓一副適合我聽音習慣的萬用耳機。加上我的個性喜嘗新,耳機汰舊換新的速度說實話並不慢。後來又接觸到了Denon,雖然他是耳機領域的新兵,但當時出的三副耳罩D2K,D5K,D7K都非常具有水準(不過D5K的低頻實在不好處理)。最讓我驚喜的就是D7K了,真的幾乎完全符合我的需求(配帶舒適度高,解析力佳,器樂聲音真實,人聲有情感)。當時認為都已經買到D7K這種旗艦耳罩了,這條路應該可以畫下句點了。沒想到耳機市場突然天翻地覆,耳機界F4橫空出市。當時PS1000/ED8/HD800/T1真的是整個耳機界的注目焦點。其中PS1000的聲音非常有感染力,可惜耳筒太重,戴起來不太舒服,所以沒列入考慮。ED8與HD800在實際聽過以後,優異的表現不在話下。不過ED8音場過近,太過刺激,不耐久聽;HD800音場過於寬廣,演繹起流行音樂不太適合。T1就完全是我的菜了 ,幾乎可以說是D7K的全面昇級版,空氣感與透明度更是一絕,聽了以後魂牽夢縈,就想辦法入手一副。在朝夕相處下,個人對T1的表現真的是非常滿意,舒適度/音樂泛用性都非常的棒!不過後來不知道哪根筋壞掉了 ,又從T1換回了D7K來使用。這就怪了,實在是沒道理啊。我自己也是百思不解...只能說是我太想念 D7K的聲音了吧。D7K的聲底比T1濃郁,低頻比較大片,簡單形容就是比較有肉感,配帶舒適度也比T1好。所以暫時就先用D7K當作暫時的終點吧。
想想自己,入門耳機大都是日系耳機,繞了好大一大圈,最終還是回到了日系耳機。個人看這幾年來SONY/ATH/Denon這幾家耳機廠的改變,SONY越來越向一般消費者市場靠攏了,也就是以銷售量/盈餘為主要考量,以往的像R1/010那種以超強技術指標震驚市場的耳罩應該不復見了。ATH一樣是想向一般消費者靠攏,改變的是調音手法,最近推出的耳罩有越來越中性的傾向。而且ATH拿手的限量耳機則變本加厲,自從A900出了LTD之後,其LTD耳機的價位越來越低,甚至連耳掛/耳塞都開始生產LTD版本了。這樣的手法是好是壞,我也無法評論。只是感覺以往小鐵LTD耳機所代表的那種至高無上意義越來越低了。致於Denon,則是我個人蠻佩服與看好的一家耳機廠。跨入耳機領域沒多久,上有旗艦D7K,下有性價比高的D2K,還有耳道C710與低價耳罩D310/D510...等。可看得出Denon目前是希望用性價比高,泛用性廣,調音適合一般普羅大眾的方法迅速打入市場。直到目前算是小有成就,也樂見Denon推出更多性價比高的耳機給大家。(個人是期待D9K出現啦...)
[免責聲明]
個人只是耳機的使用者,不是甚麼大咖的玩家,手上也沒有甚麼6位數以上的器材,對電源也不講究,沒辦法表現出耳機完全的實力。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來的一些感想,並非是對耳機優缺點的評論。如果我的感想與大家不同的話,請多包涵囉。
第一副破千的耳機是鐵三角EM7,當時EM7精緻的金屬外觀真的是讓我驚為天人。但EM7是副有缺陷美的耳機,高音清亮但低音...可說幾乎沒有。為此還去找了耳棉自己改造增加低音量。可見當時對這副耳機多有愛 。身為小鐵耳掛機王EW9對當時的我是可遠觀不可亵玩的神器。當時下定決心總有一日要買到手。不過到現在還是沒買
後來由Labtec Elite-840開始入門耳罩,接著是Philips SHP-890。中間入手過SONY D66,SONY F1,ATH M50,SONY MDR-7506,ATH A900等中價位日系耳機,這些中價位的日系耳機其實表現都還算不錯,接隨身聽或一般的座機,表現算是可圈可點。個人第一副入手的旗艦耳罩應該是舊版的Beyer DT-880,加上聽的音樂從流行音樂慢慢轉為金屬/爵士/古典三修,也讓我的聽音習慣由日系耳機轉為較為平衡耐聽的歐系耳機。中間也曾入手過Beyer(舊版DT880pro,DT770pro,新版DT880pro),Senn(HD580,HD595),AKG(K171,K271),Grado(SR80/225/RS1i)等四大HiFi耳機廠的耳機。另外Ultrasone的耳機也買過幾副(DJ 1pro,2200,750,2500)。其中個人非常喜歡RS1i的濃郁人聲,舊版DT880的空靈冷冽,新版DT880pro的平衡耐聽。因為個人幾乎各種音樂類型都聽,加上空間與$$有限,沒辦法一次養好幾隻耳機,所以一直在尋尋覓覓一副適合我聽音習慣的萬用耳機。加上我的個性喜嘗新,耳機汰舊換新的速度說實話並不慢。後來又接觸到了Denon,雖然他是耳機領域的新兵,但當時出的三副耳罩D2K,D5K,D7K都非常具有水準(不過D5K的低頻實在不好處理)。最讓我驚喜的就是D7K了,真的幾乎完全符合我的需求(配帶舒適度高,解析力佳,器樂聲音真實,人聲有情感)。當時認為都已經買到D7K這種旗艦耳罩了,這條路應該可以畫下句點了。沒想到耳機市場突然天翻地覆,耳機界F4橫空出市。當時PS1000/ED8/HD800/T1真的是整個耳機界的注目焦點。其中PS1000的聲音非常有感染力,可惜耳筒太重,戴起來不太舒服,所以沒列入考慮。ED8與HD800在實際聽過以後,優異的表現不在話下。不過ED8音場過近,太過刺激,不耐久聽;HD800音場過於寬廣,演繹起流行音樂不太適合。T1就完全是我的菜了 ,幾乎可以說是D7K的全面昇級版,空氣感與透明度更是一絕,聽了以後魂牽夢縈,就想辦法入手一副。在朝夕相處下,個人對T1的表現真的是非常滿意,舒適度/音樂泛用性都非常的棒!不過後來不知道哪根筋壞掉了 ,又從T1換回了D7K來使用。這就怪了,實在是沒道理啊。我自己也是百思不解...只能說是我太想念 D7K的聲音了吧。D7K的聲底比T1濃郁,低頻比較大片,簡單形容就是比較有肉感,配帶舒適度也比T1好。所以暫時就先用D7K當作暫時的終點吧。
想想自己,入門耳機大都是日系耳機,繞了好大一大圈,最終還是回到了日系耳機。個人看這幾年來SONY/ATH/Denon這幾家耳機廠的改變,SONY越來越向一般消費者市場靠攏了,也就是以銷售量/盈餘為主要考量,以往的像R1/010那種以超強技術指標震驚市場的耳罩應該不復見了。ATH一樣是想向一般消費者靠攏,改變的是調音手法,最近推出的耳罩有越來越中性的傾向。而且ATH拿手的限量耳機則變本加厲,自從A900出了LTD之後,其LTD耳機的價位越來越低,甚至連耳掛/耳塞都開始生產LTD版本了。這樣的手法是好是壞,我也無法評論。只是感覺以往小鐵LTD耳機所代表的那種至高無上意義越來越低了。致於Denon,則是我個人蠻佩服與看好的一家耳機廠。跨入耳機領域沒多久,上有旗艦D7K,下有性價比高的D2K,還有耳道C710與低價耳罩D310/D510...等。可看得出Denon目前是希望用性價比高,泛用性廣,調音適合一般普羅大眾的方法迅速打入市場。直到目前算是小有成就,也樂見Denon推出更多性價比高的耳機給大家。(個人是期待D9K出現啦...)
[免責聲明]
個人只是耳機的使用者,不是甚麼大咖的玩家,手上也沒有甚麼6位數以上的器材,對電源也不講究,沒辦法表現出耳機完全的實力。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來的一些感想,並非是對耳機優缺點的評論。如果我的感想與大家不同的話,請多包涵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