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不介意中性器材,那麼我更推薦 Pioneer U-05,I/O 介面完整,RCA、XLR 訊號輸出至耳擴不成問題,內部升頻功能調整豐富,不若 HD-DAC1 繼承自天龍的 Advanced AL32 Processing 波形再現(強制升頻)技術,孰好孰壞自由心論,不過 U-05 可以視喜好選擇是否向上提升位元深度和採樣率,同時能夠切換不同檔位的數位濾波設置,取得稍許相異之聽感。
敝人自行購買的 XPA-700 正有延續 U-05 眾多技術設計再微縮,在該價位而言,作為純粹的 DAC 表現足夠滿意,寧靜度之高,弱音還原能力達到相當高度,之所以 U-05 的機殼尺寸如此碩大,起因是採取厚重、紮實的機殼框體和雙底盤設計來抑振,左右聲道電路完全獨立分離(XPA-700 亦是相同設計),兩組 D/A 晶片各自負責 2ch,配合諸多高發熱元件、環形變壓器和完整輸出 / 輸入介面,造成體積重量無法縮減,對了! U-05 甚至搭載三組耳機輸出(6.3mm x 1 / 4pin-XLR x 1 / 3pin-XLR x 2),儘管輸出功率稍嫌不盡人意,可是美日水貨頂多兩萬 ~ 三萬價位,著實不貴呀!
Marantz HD-DAC1 耳擴極有價值,可惜其 DAC 性能無法匹敵 U-05,僅憑資訊量、清晰度、聲音輪廓還原便有一段落差,再加上是暖聲底、修飾強、偏柔順的聲音調性,所以網路評價有好有壞,個人認為作為一體機相當稱職,最少音樂性佳,但搭配耳機不可不慎,同是微暖的 SONY MDR-Z7,當接駁 U-05 時展現優秀音響性,營造出寬闊及深度兼具的空間感,未若 HD-DAC1 那般暖上加暖,想是喜好及搭配關係。
總地來說,如果未來有打算升級後端耳擴,我私心推薦 Pioneer U-05,即便作為 DAC 也足夠中性,調音略有強調空氣感,若想取得更棒的音樂性,再交予後端器材或線材微調即可。至於價位相近的 Marantz HD-DAC1 亦是箇中翹楚了,只是須切合需求來選擇,畢竟 HD-DAC1 最高價值體現在耳擴輸出,DAC 部分最多是萬元左右或以上水準,且類比輸入未有常見的 RCA、XLR 端口,日後升級會有所侷限,誠然,少有一體機將耳擴做得極為出色,高輸出、大推力兼具驅動高低阻耳機,三段式增益亦是優勢之一,通常最低增益便足夠了,若感覺驅動不力可以向上調整中 / 高增益檔位,提供更大的電流輸出能力。
無論如何,HD-DAC1 在三萬以內價位帶卡位得恰恰好,適合一機搞定、輕鬆享受音樂、不用煩惱搭配的人們,前提是接受馬蘭士特有的調音風格,若基於可玩性與後續擴充性,我傾向建議您挑選 DAC 表現強焊的 U-05。然而,您提到未來欲花費 100K 預算組建耳機系統,那麼持幣等待也是可行方案,網路大推的 CHORD Hugo 強烈建議一試之,接駁您屬意的 SPL Phonitor Mini,整套器材恰好在十萬預算內,剩餘投資在線材部分,升級感絕對比起 U2 更能體現差距,即便是 U-05 素質表現與 U2 不在同一個等級,稱得上是經濟實惠、進可攻退可守的選項了,留作一體機使用或者 DAC 再輸出至其他款耳擴。
如欲一步到位選擇分體式系統,方才提到的 CHORD Hugo 不妨列為優先試聽清單,從未在隨身器材聽到如此豐沛的細節還原能力,更別說微細節處理異常優秀,並非透過調音取巧來獲得圓潤、平滑的聲音質感,實在受益於 FPGA 可程式化邏輯陣列晶片及數位濾波、升頻演算法,如此實打實的技術力沒辦法輕易模仿,若不滿意過於中性或者推力尚可的內建耳擴,後續再由標準規格的 RCA 類比輸出至家用耳擴,即便不計入隨身用途,足夠作為一款價位內表現亮眼的「家用 DAC」了。
總整理
1. Marantz HD-DAC1 : 暖聲柔美聲底,DAC 水準遜色,耳擴推力強大,一機搞定,後續不再折騰。
2. Pioneer U-05 : 大致中性聲底,DAC 水準上佳,耳擴推力稍大,一機多用,進可攻退可守。
3. CHORD Hugo : 極為中性聲底,DAC 水準優秀,耳擴推力適中,一機搞定或多用。
4. 器材升級方案:
4-1 家用型一體機 : TEAC UD-503、Pathos Converto
4-2 家用型 DAC : Mytek 192 DSD DAC、Benchmark DAC2 L
4-3 家用型耳擴 : SPL Phonitor Mini、beyerdynamic A1 / A2、Bryston BHA-1
5. 耳機升級方案 : beyerdynamic T1 / T1 2nd Generation / T90 / DT1770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