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chtan 寫:AZ大,請問月底P90SD上市,您會再測試一次嗎?非常期待您的評價!
正式上市後我也想找時間在去仔細聽一下, 用自己的音樂, 以及用更多面向的耳機去試聽
當然姊妹機的DAC-HA300也在名單之內.
其實ONKYO有跟我洽詢過, 只要我願意我是可以將DAC-HA300借回家裡好好測試
只是現在工作繁忙, 月中回台灣辦鐵趴. 若有時間可能也是三月之後的事情了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zachtan 寫:AZ大,請問月底P90SD上市,您會再測試一次嗎?非常期待您的評價!
azureimf 寫:正式上市後我也想找時間在去仔細聽一下, 用自己的音樂, 以及用更多面向的耳機去試聽
當然姊妹機的DAC-HA300也在名單之內.
其實ONKYO有跟我洽詢過, 只要我願意我是可以將DAC-HA300借回家裡好好測試
只是現在工作繁忙, 月中回台灣辦鐵趴. 若有時間可能也是三月之後的事情了
KowdanL 寫:zachtan 寫:AZ大,請問月底P90SD上市,您會再測試一次嗎?非常期待您的評價!
AZ大已經測試過了啊......這篇你看過嗎??
http://www.andaudio.com/phpbb3/viewtopic.php?f=25&t=115589&p=1080104#p1080104
azureimf 寫:zachtan 寫:AZ大,請問月底P90SD上市,您會再測試一次嗎?非常期待您的評價!
正式上市後我也想找時間在去仔細聽一下, 用自己的音樂, 以及用更多面向的耳機去試聽
當然姊妹機的DAC-HA300也在名單之內.
其實ONKYO有跟我洽詢過, 只要我願意我是可以將DAC-HA300借回家裡好好測試
只是現在工作繁忙, 月中回台灣辦鐵趴. 若有時間可能也是三月之後的事情了
azureimf 寫:zachtan 寫:AZ大,請問月底P90SD上市,您會再測試一次嗎?非常期待您的評價!
正式上市後我也想找時間在去仔細聽一下, 用自己的音樂, 以及用更多面向的耳機去試聽
當然姊妹機的DAC-HA300也在名單之內.
其實ONKYO有跟我洽詢過, 只要我願意我是可以將DAC-HA300借回家裡好好測試
只是現在工作繁忙, 月中回台灣辦鐵趴. 若有時間可能也是三月之後的事情了
ctfeng 寫:AZ大大你好,这几天发现铁三角ATH-M70x上市了,作为M监听系列的旗舰,你有机会试听吗?
我拥有过M50x,现在对M70x也很有兴趣。
baha9475 寫:HA300我也蠻有興趣,能夠當作撥放器的話還蠻省事的,
而且調音像老機,但是聽說價格是2萬台幣
hiiragiyukari 寫:kwpt 寫:撇開擴大線路的音色先不談,多單體對於擴大線路最終的output impedance比起單一單體會更敏感,單一個單體的頻率/阻抗曲線都不會是一條直線了,在多單體且低阻的運用時會更嚴重,本來廠商預設好的分頻點與相位銜接甚至個單體的效率會因為擴大線路最終的輸出阻抗產生嚴重的劣化 ,建議下次試聽多單體耳機盡量挑低輸出阻抗的擴,比較不會有搭配不良的問題,如果要實驗,可以自製一條可調阻抗的線串連在耳機與擴之間
同意,據說im系列適配輸出阻抗<5會比較合適(官方說法的樣子
不過還沒試過,但的確im04在x5,p1等都有一定的水準,而在zx1上還是有稍微奇怪的地方
補充一下剛剛爬了一下舊文發現阻抗線原來是提高播放器的輸出阻抗嗎?那看來走這條路可能不行?
azureimf 寫:ATH-IM04再聽 : 暖聲圍繞,需要大功率撥放器的四單體動鐵耳道
試聽次數與器材burn in資訊
在此篇簡評之前,本人約試聽過IM04不下十數次,而最終於2015/1/24於eイヤホン秋葉原店試聽寫下此篇評論
經詢問店家原則上耳道上市後就會常設展示,但展示區並沒有常態性的接上訊源播放burn in
若以每日平均被試聽1小時計算,則此次試聽之IM04應以被burn in 500小時以上
另外, 此次試聽主要以SONY Walkman Z1070以及Fiio X3作為播放器
有條件下被平反的鐵三角旗艦動鐵耳道
⋯⋯下略
kwpt 寫:hiiragiyukari 寫:kwpt 寫:撇開擴大線路的音色先不談,多單體對於擴大線路最終的output impedance比起單一單體會更敏感,單一個單體的頻率/阻抗曲線都不會是一條直線了,在多單體且低阻的運用時會更嚴重,本來廠商預設好的分頻點與相位銜接甚至個單體的效率會因為擴大線路最終的輸出阻抗產生嚴重的劣化 ,建議下次試聽多單體耳機盡量挑低輸出阻抗的擴,比較不會有搭配不良的問題,如果要實驗,可以自製一條可調阻抗的線串連在耳機與擴之間
同意,據說im系列適配輸出阻抗<5會比較合適(官方說法的樣子
不過還沒試過,但的確im04在x5,p1等都有一定的水準,而在zx1上還是有稍微奇怪的地方
補充一下剛剛爬了一下舊文發現阻抗線原來是提高播放器的輸出阻抗嗎?那看來走這條路可能不行?
我沒看過是否是在5歐姆以下最適合,不知道能不能提供在看到的?
國外技術網站可以多去看看,若很多技術不去仔細探究其原因只知道結果很容易會誤解導致錯誤,S-Master 的技術終究要透過低頻濾波電路去除數位調變的高頻噪聲,所以輸出的線路上不是單單的純電阻,還可能包含了電容電感,這對單一單體的耳機影響甚微,但是現在多單體耳機當道,甚至廠商發展至圈鐵混合,後面的低頻濾波電路對於多單體耳機是個絕對的劣勢,不過隨身聽這類需要省電長時間的設計使用全數位放大會省很多電,且有利於輕量化,也不全是壞事,另SONY沒在PHA系列的隨身擴使用S-Master這技術,想必是看到玩家肯背磚就不怕重吧
高阻線本來就不是太正規的玩法,通常會劣化音質,但是會有人覺得聲音變的有特色,聽音樂重點還是合自己的耳朵品味,若剛好對自己的TONE,音質劣化本身也是件好事
lozinda 寫:請問大家有沒有聽過鐵三角的新品解碼耳放壹體機pha100呢,請教下聽感,謝謝啦,個人很感興趣
hiiragiyukari 寫:kwpt 寫:hiiragiyukari 寫:同意,據說im系列適配輸出阻抗<5會比較合適(官方說法的樣子
不過還沒試過,但的確im04在x5,p1等都有一定的水準,而在zx1上還是有稍微奇怪的地方
補充一下剛剛爬了一下舊文發現阻抗線原來是提高播放器的輸出阻抗嗎?那看來走這條路可能不行?
我沒看過是否是在5歐姆以下最適合,不知道能不能提供在看到的?
國外技術網站可以多去看看,若很多技術不去仔細探究其原因只知道結果很容易會誤解導致錯誤,S-Master 的技術終究要透過低頻濾波電路去除數位調變的高頻噪聲,所以輸出的線路上不是單單的純電阻,還可能包含了電容電感,這對單一單體的耳機影響甚微,但是現在多單體耳機當道,甚至廠商發展至圈鐵混合,後面的低頻濾波電路對於多單體耳機是個絕對的劣勢,不過隨身聽這類需要省電長時間的設計使用全數位放大會省很多電,且有利於輕量化,也不全是壞事,另SONY沒在PHA系列的隨身擴使用S-Master這技術,想必是看到玩家肯背磚就不怕重吧
高阻線本來就不是太正規的玩法,通常會劣化音質,但是會有人覺得聲音變的有特色,聽音樂重點還是合自己的耳朵品味,若剛好對自己的TONE,音質劣化本身也是件好事
http://bbs.imp3.net/thread-11142543-1-1.html
這裡,我是覺得可信度很高啦,畢竟沒有人有必要為一支耳機打這種一點也不槍的半技術文
加阻抗線則是看到az大以前為ck100pro作阻抗線的文章而突發奇想,不過照您的看法這樣的玩法終究還是不可行的嗎
AAkagami 寫:AZ大,您好!
首先容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個在兩年多前才開始接觸耳機的人,那時候什麼都不懂的聽上SONY的MDR-1R,然後沒多想就隨便敗了,就這樣開始走上了不歸路。
由於什麼都不懂,就在網絡上機緣巧合地看到大大您在01的文章而受到影響,相繼地買了EX1000、PHA-1、Aurvana-In-Ear2、AD2000X。
也漸漸把相關的事物學習起來。在此,真的非常感謝您一直以來的分享。
這次看到您為IM04平反是我在這留言的原因,因為在前不久我決定離開當了兩年的綑綁組行列(IPT5+PHA-1+EX1000)「EX1000由0開始聽著到2000小時還有變化這點覺得很愕然 」
那時候您評價下的04並不好,使我猶疑卻步了,也曾有改入IM03的念頭。但由於一直聽著偏冷的耳機,希望有點新嘗試,最後我選擇了從訊源到耳道一併換掉而買了DX90+IM04這個組合。
這組合下三頻比較平均,高頻也沒有太暗的感覺(burn in大概50小時 人聲、高頻、分析力比剛買時有提升,低頻量有點減少,質有所提升。使用L號矽膠塞,用C套時高頻較暗、分析力較差、低頻較集中)
同時DX90下04的音場比EX1000略大一點(主要因為音場更為圓形)
包圍感和氣勢很強,同時出現的樂器會有被掩過的情況(或者是還沒burn in好的關係)
以上是小小的聽感分享。(耳聽為實!)
小插曲:DX90因為能換電的關係,我曾試過換上大陸的飛毛腿電池,接上EX1000時,低頻會轟頭 人聲明顯突出
而換上IM04 三頻都更為強烈,但人聲卻粗了
然後又默默換回原廠電⋯⋯
最後對AZ大大被評擊的事,沒錯聽感是個人而主觀的,但是新手不嘗試過也不會知道自己追求什麼,對此有人說很多新手走了冤枉路怎樣的(其實沒有這文章就沒人會走冤枉路嗎?)。同樣地!是否也有因為這文章而受教呢?(這樣就算信徒嗎?)
這兩年來AZ大大都有幾次為耳機平反,這是大大對於真相的追求、熱誠。致力推介更多CP值高的器材給予新手,這點無容置疑。
怎樣也好感謝一直以來AZ大大的分享,使我從中學習到不少
azureimf 寫:照TEAC/ONKYO歷史產品的定價來看我是覺得上市後可以觀望一陣子
HA-P50甫上市時賣價4萬日圓, 而現在已經落到1萬8日圓的低點
TEAC UD-501當時上市時也是要價12萬日圓, 現在實售已經落到6萬8日圓
DAC-HA300, 同樣我覺得落在4~5萬日圓左右是買點
在這之前就先忍忍吧
DAC-HA300確實讓女聲更暖更有韻味, 人聲的距離拉近.
但相對HA-P90SD則犧牲了一些音響定位能力和分離度.
要是能像HM901一樣直接抽換AMP CARD看心情換調音就完美了
我目前比較在意的是廉價實惠的DAC-HA200是否也有類似調音
若有, 則我覺得追求類似老機的聲音或許入手DAC-HA200就已足夠
azureimf 寫:畢竟在重音染下會掩飾缺點
此時44.1KHz/96KHz/192KHz或是DSD帶來的聽感差別不會非常的大
azureimf 寫:hiiragiyukari 寫:kwpt 寫:
我沒看過是否是在5歐姆以下最適合,不知道能不能提供在看到的?
國外技術網站可以多去看看,若很多技術不去仔細探究其原因只知道結果很容易會誤解導致錯誤,S-Master 的技術終究要透過低頻濾波電路去除數位調變的高頻噪聲,所以輸出的線路上不是單單的純電阻,還可能包含了電容電感,這對單一單體的耳機影響甚微,但是現在多單體耳機當道,甚至廠商發展至圈鐵混合,後面的低頻濾波電路對於多單體耳機是個絕對的劣勢,不過隨身聽這類需要省電長時間的設計使用全數位放大會省很多電,且有利於輕量化,也不全是壞事,另SONY沒在PHA系列的隨身擴使用S-Master這技術,想必是看到玩家肯背磚就不怕重吧
高阻線本來就不是太正規的玩法,通常會劣化音質,但是會有人覺得聲音變的有特色,聽音樂重點還是合自己的耳朵品味,若剛好對自己的TONE,音質劣化本身也是件好事
http://bbs.imp3.net/thread-11142543-1-1.html
這裡,我是覺得可信度很高啦,畢竟沒有人有必要為一支耳機打這種一點也不槍的半技術文
加阻抗線則是看到az大以前為ck100pro作阻抗線的文章而突發奇想,不過照您的看法這樣的玩法終究還是不可行的嗎
抱歉失禮途中亂入
S-Master還是Delta-Sigma的輸出後續都會過電容及LPF否則會殘留大量的高頻雜訊
但體質上S-Master較沒有"增益"這個概念,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S-Master幾乎都限定於小功率隨身聽, 要不然就是足以驅動大型喇叭的S-Master Pro (還有一些小型SONY桌上型喇叭系統也使用S-Master, 但音質通常欠佳就不想討論了)
S-Master技術源自MD時代MZ-NH1所使用的HD Digital Amp, 這再當初是十分高解析度技壓群雄的技術
但是到了現代DAC/OPAMP越加精良, S-Master的SNR卻遲遲無法突破95dB這個低標的關卡, 驅動能力與調音上也不如類比耳擴般有自由度, 現在連某些動圈/動鐵耳道都推不好的情況下. 我是覺得沒有必要再堅持這塊招牌了
可變電阻線我有想做過, 但試想一想早年不就有那種便宜可以調音量的耳機(AIWA?).
旋鈕式的可變電阻是一個音質劣化的重大要因,如果有數位VR用按鍵選擇可能會好一點
a880149 寫:話說從明天(2/1)開始
因應日幣波動
IM系列全面調降
還沒入手的可以把握機會
hiiragiyukari 寫:a880149 寫:話說從明天(2/1)開始
因應日幣波動
IM系列全面調降
還沒入手的可以把握機會
我想真正有意入手的都早已入跳很大的水貨啦
之前有03 8k NTD,04 13k的
azureimf 寫:NightKirie 寫:感謝AZ大的文章!
去日本時EEARPHONE CKR9LTD賣光了 所以改入手IM02 +FIIO X3+ FIIO E12
女聲的部分真的聽到有起雞皮疙瘩 但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沒RUN開 聲音有點糊糊的
還有E12開GAIN+16DB 配上A900XLTD 那個聲音真的嚇到我了
話說IM02好像也在缺貨...去EEARPHONE完全沒貨 YODOBASHI才兩隻 最後到原宿才把4隻IM02購齊
剛看文章才知道我去的前一天AZ大有去.....
圖照得不好看...
恭喜入手, 不過Fiio X3 + E12這個組合我是拿來推耳罩用的.
對於日系低阻耳罩甚至部分歐系高阻耳罩都有很不錯的效果
如果IM02覺得清晰度不夠(或著是說纖細感不夠)很有可能是推過力了
先把Fiio X3更新為最新韌體FW3.3, 然後設定為 Low Gain然後不要經過Fiio E12驅動看看
如果您還在日本的話, 我強烈建議您再跑一趟e-earphone把中古AD1000與A900XLTD這兩隻耳機順便帶回來
azureimf 寫:最新開箱文區
----------------------------------------
----------------------------------------
Audio-technica ATH-W3000ANV長期心得
是該寫寫關於ATH-W3000ANV的感想了
其實收這支算是意想不到
在鐵趴之後,我原本已經把下一隻耳機鎖定ATH-W5000
正當準備伺機購買之際,有天突然收到了木頭大傳來的PM
有支ATH-W3000ANV的新品即決賣78000日幣
我苦惱了十分鐘左右,我就按下了購買的按鈕了
W3000ANV這支耳機價格起落78000日幣約是販賣時的均價
曾經有一陣子yodobashi camera等店鋪出清存貨
算上還原點數的實質價格掉到60000日圓左右
只可惜那個時候的我正在玩AD系列,對於W系列並無太大願念
如今一來一往78000日圓的新品W3000ANV竟顯得難能可貴
心想:反正就當蒐藏品吧
事實上,日亞拍在我購買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W3000ANV的出售紀錄
而eイヤホン後來上架的中古品,價錢也飆高到9萬多日圓
這樣想想自己搶到的時機雖不是最好,但也不至於搥心肝後悔了
在購買之前其實我聽過許多次W3000ANV
但卻沒有一次能夠有一個好的系統去餵他
我第一次聽W3000ANV的時候是拿SONY Walkman A857拿小頭轉大頭的轉接頭硬插
第二次是拿Z1070直插
第三次是透過Fiio E17
雖然每一次隨身器材都有些許的進步
但若以現在的角度來說,這些隨身器材皆難以發揮W3000ANV完全的實力
比起當時手上隨便插都有好聲音的AD1000PRM來說,W3000ANV在隨身的表現上自然就沒有那麼的亮眼
這不是W3000ANV的錯, 而是隨身系統的推力和演繹力的限制下讓W3000ANV的實力完全無法展現
Audio-technica 50th anniversary
當我小心翼翼的拆開W3000ANV的時候
裡面有著一個精美的信封,打開後出現一張蔚藍色的卡片
這張卡片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只要是購買鐵三角50周年限定版耳機的人都會有這張卡片
但不知為何,這張卡片上的文字卻十足的讓我有莫名的認同與感動
感謝您長期以來愛用鐵三角的製品
在2012年4月,本公司從成立以來已經邁入了五十周年
您所購買的商品, 為本公司五十周年的紀念商品
我們追求著符合紀念50周年的意涵並且讓您能夠心滿意足的極致品項
並且將本公司累積至今的技術和知識注入於此商品中
希望您的能夠長久的使用,也希望您未來能夠繼續支持鐵三角的製品
在此感謝各位顧客這半世紀以來的愛顧與支持
或許對於第一次踏入鐵家的人來說,這張卡片上所寫的字面像是很普通的宣傳字眼
但對於我來說,確是點滴在心頭
其實我第一支鐵三角並不是ATH-AD1000
而是我在國中的時候購買的ATH-M20,訊源是Panasonic的SL-SX500
原來如此,原來我從那個時候就喜歡監聽風格三頻均衡的聲音
到了2007年時,我從SONY的MDR-F1升級鐵三角的ATH-AD1000
當時獲得的震撼與感動,是導致我喜歡上鐵三角的原點
到了現在,花費了6年我終於入手第一支鐵三角越前漆的紀念耳機
一路走來,看到這張卡片上的字句實在頗有感觸
系統準備
其實為了今天這個測試文,我好好整頓了一次我的系統
我原本做了一條3P的電源線插在AT-HA5000上(請參閱<a href="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2741793&p=36#39588302">電源線製作心得2</a>)
但是木頭大告訴我一個情報,如果AT-HA5000用了歐美的三級插座的話極性會相反
基於這個情報,若以後要幫AT-HA5000製作電源線的話必須刻意把極性顛倒配置才行
今天把HA5000的電源線換回原廠配置後,把可能影響音質的自製高音質RCA選擇器拿掉
RCA線材換回廠線的AT-EA1000,最後才開始今天的試聽
視聽環境如下
耳擴 : Audio-technica AT-HA5000
DAC : FOSTEX HP-A8
電源供應 : FURMAN SS-6B濾波排插(EMI/RFI Filter/防突波機能)
播放軟體 : HQPlayer (DSD DoP Playback)
音樂種類 : 原版CD Rip WAV後經由Audio-gate轉換為DSD64的.DSF檔案
NightKirie 寫:AZ大誤會了 A900XLTD我本身有 現在這樣配聽得很舒適
IM02的部分我是直接FIIO X3輸出 沒有經過E12 這幾天放這RUN之後聲音有改善
AD1000等開放耳罩是之後購入的打算...但目前錢包空空了
話說請教一件事 eイヤホン有哪些時段人比較少
之前去是遇到星期日 而且又是下午 人一堆很難專心聽
max310785 寫:上週跟舍弟借z7 聽了一周
先前一直覺得z7 偏中下盤加上2002的調音可以達到不錯的平衡
果然z7 和ha2002系統很搭
高頻被ha2002捕回很多
解析 細節 音場 結像都不錯
最重要是女聲挺毒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Jeaonechaky, Majestic-12 [Bot] 和 4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