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em 寫:chungglin 寫:反過來說,如果一首曲子除了樂符本身讓耳朵爽以外,不能讓人有任何其他的感動,甚至只是純粹玩弄技巧而已,那就可以被稱為沒有深度的曲子。不知兩位以為然否?
非常棒的文章 小弟好奇的是
這樣的基準要如何來評價Bach
巴哈的reputation 無論是作曲或演奏
是建立在artist的基礎上 說穿了就是高超的技巧
有人願意聊聊人間詞話裡王國維所謂的境界嗎?
小弟認為缺乏量化的基準是在使用這些term最大的危險之處
我不曉得在這裡的網友是否多少具有樂曲分析的能力,
如果有曲式結構分析的能力,
我想,抽象式的量化是可行的;具體(評分)式的量化,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我所指的的曲式分析不是簡單的指出哪裡是第一主題第二主題,何處出現哪一種樂器主奏的旋律...等,而是曲式行進中和聲...等的變化,更重要的是以何種方法來變化,不如此,如何去斷定作曲技巧的好壞?坊間常見的樂曲導聆中所謂的『分析』,對我來說,不是分析,而是『描述』。)
巴哈樂曲之所以偉大(其他人也是一樣),並不在於外在所呈現出的形式與效果(不是說完全沒有),否則,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在中正廣場上來個千人合唱國歌也很偉大(當然,那也是另類的偉大)?
它的偉大,在於它的深度;我承認,這很難理解,所以也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現象。然而它偉大在哪裡?對一個略通音樂分析的人來說,其實並不難。舉個簡單的例子:巴哈的音樂中,在許多關鍵的地方,可以同時是結束,也同時是開始;這一個作曲上的技巧,嚴格來說,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在他之前有,在他後世更是常見。然而,因為他所處的時期特殊,在多種形式的影響之下,這一個現象只是他音樂要素的其中之一,它是與其他技巧混和在一起的。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音符(和聲),他融合了兩種以上的功能;比較學術一點的說法:垂直的和聲現象與水平的對位線條不是同步進行的。
撇開直覺式的詮釋不談,這樣的作曲技巧自然會影響到演奏的呈現(先不彈力杜、速度、音色....等),如果一個音符(和聲)融合了結束與開始,那麼一個演奏者是否會去思考,他要如何表現這個音符,是偏向上一個樂句的結束,還是重視下一個的開始?就更不必提,應該如何去界定一個樂句...等之問題了。
由此也可約略知道,巴哈無伴奏曲為什麼被視為小提家的試金石,儘管技巧不是最難,但有時卻要表達多聲部的對位線條,如果再加上顧及整個樂曲結構....等,以那個時代來說,不叫有深度,我也不知該如何形容了。
很可惜,不能以五線譜為例,希望一點心得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