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現場錄音唱片的小小看法

音樂、古典音樂、電影等,各種形式的音樂軟體討論。

版主: devilhades

我對現場錄音唱片的小小看法

文章strangeduet 發表於 週六 10月 14, 2006 3:50 am

請愛樂者不要笑我的小小幻想。
最近聽Gergiev於1998年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這張唱片是現場錄音,但錄音效果真好(以現場錄音的標準來說),咳嗽聲、翻動樂譜聲、東西掉落聲歷歷在目,至於層次感、音場這些當然不用說(至好我是這麼認為),以我建置到一半的系統有這感動真有點痛哭流涕了。
因為這些雜音特別讓我覺得音樂有活生感,但我有一個小小的期望,既然是現場錄音了,就讓它從頭錄到尾吧,樂章與樂章之間不要把空白的部份撿掉而留著,趁此回味低吟,也可聽到樂手們調整身準備下個樂章演出的聲音。這張唱片演出結束後我聽到了聽眾幾乎是破不及待地鼓掌大叫Bravo,何不把這些鼓掌聲都給完整收入而不是把鼓掌聲用漸淡的方式退去,反正多錄下音樂家謝幕時的拍手聲應該也增加不了什麼成本。
我想有親臨音樂廳觀賞演奏的版友都知道那種感覺,全神貫注希望音樂家帶來的感動,我想我是把聆聽現場錄音的唱片當成是參加音樂會了,希望同置身於那樣的氣氛之下。
不知道有沒有版友跟我有一樣的看法的?
strangeduet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4月 16, 2006 1:23 am

文章Argerich 發表於 週六 10月 14, 2006 4:56 pm

呵呵∼其實小弟我的看法也跟您差不多!

現場錄音,假使沒聽到完整的紀錄∼包括拍手聲、聽眾的歡呼聲,的確會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

(變得不是一場完整的音樂會的記錄? :x )

不過也有許多人不喜歡現場錄音∼因為他們覺得聽到雜音會使聆聽的興致大打折扣∼

有些現場錄音,被工程師剪輯得好像在錄音室裡面錄的一樣∼連一絲咳嗽聲和掌聲

都聽不到......讓人懷疑這真的是現場錄音嗎?類似的例子還不算少見喔! :o


我想決定因素還是在錄音工程師本身,另外需要考量時間的長度,CD能否塞得下?

(弄一弄變成雙CD,真的要賺消費者就可以來這一套! :P )
頭像
Argerich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9, 2003 4:53 pm

文章TMNEXT 發表於 週六 10月 14, 2006 5:07 pm

有些歷史錄音有這樣收錄,從開頭指揮進場的腳步聲,到最後長達數分鐘的掌聲,都沒有切 :ho:
やヘネベメ失よ夢メ見サ 泣わスゎヘ起わペ アソ恐怖ゎ解ベネエろ?
頭像
TMNEXT
SR40
SR40
 
文章: 15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7, 2002 3:35 am
來自: ,,

文章NASA 發表於 週六 10月 14, 2006 6:47 pm

evangelion交響樂的錄音就是從頭錄到尾的~ 而起還錄到掌聲結束;演奏廳門打開後廣播的聲音 ;)

現場錄音是不錯啦,只是咳嗽聲的很討厭...
系統更新...
always@(new_headphone)
 begin 敗家
My Blog & Album
START:
 MOV WANTED,QUALITY
LOOP:
 MOV HEADPHONE,@MONEY+QUALITY
 CLR MONEY
 RET
頭像
NASA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六 4月 23, 2005 11:33 pm
來自: TigerDuck

文章Ethanol 發表於 週六 10月 14, 2006 9:12 pm

今天才入手了Pletnev Live at Carnegie Hall
原本很怕是地雷片說
因為封面設計看起來還不賴,側標也有吸引到我
可是在AA上翻了很久卻也沒人推薦過這一片
最後是想說這張既然是DG 2000年錄的應該至少有一定水準
也想聽聽看Piano Live,目前我對Pletnev印象還不錯
考慮很久,還是收了 :ho:
目前聽了幾首的結果
覺得至少錄音的品質是很算不錯的
Pletnev詮釋還沒仔細品嘗
但咳嗽聲真的有點討厭(之前以為不會去在意) :(
Team Sennheiser ; 敗家之路沒有終點!!目前蟄伏中...
頭像
Ethanol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4月 19, 2005 6:42 pm

Re: 我對現場錄音唱片的小小看法

文章efq 發表於 週日 10月 22, 2006 1:41 pm

strangeduet 寫:請愛樂者不要笑我的小小幻想。
最近聽Gergiev於1998年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這張唱片是現場錄音,但錄音效果真好(以現場錄音的標準來說),咳嗽聲、翻動樂譜聲、東西掉落聲歷歷在目,至於層次感、音場這些當然不用說(至好我是這麼認為),以我建置到一半的系統有這感動真有點痛哭流涕了。
因為這些雜音特別讓我覺得音樂有活生感,但我有一個小小的期望,既然是現場錄音了,就讓它從頭錄到尾吧,樂章與樂章之間不要把空白的部份撿掉而留著,趁此回味低吟,也可聽到樂手們調整身準備下個樂章演出的聲音。這張唱片演出結束後我聽到了聽眾幾乎是破不及待地鼓掌大叫Bravo,何不把這些鼓掌聲都給完整收入而不是把鼓掌聲用漸淡的方式退去,反正多錄下音樂家謝幕時的拍手聲應該也增加不了什麼成本。
我想有親臨音樂廳觀賞演奏的版友都知道那種感覺,全神貫注希望音樂家帶來的感動,我想我是把聆聽現場錄音的唱片當成是參加音樂會了,希望同置身於那樣的氣氛之下。
不知道有沒有版友跟我有一樣的看法的?


我覺得目前唱片公司看得重點是『長度』和『賣點』

如果曲目過長(Mahler,Brukner, etc),

要完整的收錄到單碟都已經有困難了,何況收錄進場和掌聲?

畢竟分兩碟提高售價,相對的會降低買氣。

但如果賣得本來就是Live的熱力四射(小克萊巴),

那收錄進場和掌聲似乎也沒有什麼困難,即使賣雙碟高價(Celi)。

就我而言,有沒有掌聲沒太大的差異(除了新年音樂會),

倒是有時候(悲愴 or Mahler Sym.9)太快的掌聲會打斷情緒。
efq
SR40
SR40
 
文章: 34
註冊時間: 週二 6月 05, 2001 11:46 am
來自: Taichung


回到 新音樂、影音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