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過是聼友談感受的討論版。如果覺得我說的有一定道理呢,就稍微吸收一下,如果覺得完全是胡扯淡,就忽略。kuo53067 寫:這麼信誓旦旦這麼確定
拜託拿點"證據"吧
整篇都是你的感覺你的推論而已
請問您是誰阿?某研究機構研究員嗎?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bv4pc 寫:「對耳膜的衝擊」只和「到達耳膜的音壓」有關,
和開放不開放、是不是耳道, 一點關係也沒有1. 正確配戴耳道式耳機並不會造成耳道靜態氣壓提高, 也沒有東西會壓住耳膜或青蛙。
2. 所有膜的被動振動本來就是由於兩側的壓力差造成。基於1, 靜態時沒有壓差, 故所有壓差來自音頻的振動。
3. 故, 耳膜的振動模式和使用開放式音源相同。。
Jury 寫:鼓膜如何振動?? 那就是為空氣的疏密波動影響鼓膜震動產生"聽覺"
而非"壓力",只要有疏密波動產生且能被鼓膜感受到,不管在外在氣壓力是否為正負還是0壓力,都能產生聽覺。例如你座電梯或飛機,產生的氣壓力是不平衡壓力,你帶耳塞聽還是能聽得到。(事實上空氣的疏密波也間接算是氣壓力的一種,這種壓力是鼓膜能感受的到並間接產生聽覺)
radio1900 寫:由於將耳道空氣與外界隔絕,耳機發聲時鼓膜要頂著壓力而振動,因為耳機振動相當頻繁而且頻率不一,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鼓膜疲軟失去彈性,即耳聾。」
radio1900 寫:恕刪,會莫名的破圖kuo53067 寫:您父親大概躺著都會感覺到輻射而發熱吧
???Jury 寫:不算,不但房間不算,就連50mm直徑的封閉式耳機都不算,因
kuo53067 寫:耳道耳機根本就沒有隔絕空氣也不會造成壓力差
你說的這麼的確定總該有些證明吧??
沒有????那不過就是虎爛而已
lion740812 寫:通常...我們在戴耳道式耳機的時候
如果有感到耳內壓力不平衡
我們會作ㄧ個吞口水的動作
來平衡耳內壓力造成的不適感
至於耳內壓力會造成需要更大的音壓
才能造成同樣的響度個人覺得有點矛盾
因為耳內壓力不平衡時同常我們會感覺的到
進而去做調整的動作
達到耳內外壓力的平衡
如果樓主指的是自身調整耳內外壓力過後
因為震膜震動而造成的壓力
我想..耳機公司本身應該也有考量
不然原本應用在助聽器的耳道式耳機也不會被大量採用
radio1900 寫:上文回復過“這與坐飛機、坐電梯、潛水時的耳壓不同,本文的關鍵是要説明,通過空氣傳播聲音的耳道式耳機,由於將耳道空氣與外界隔絕,耳機發聲時鼓膜要頂著壓力而振動,因爲耳機振動相當頻繁而且頻率不一,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鼓膜疲軟失去彈性,即耳聾。”
radio1900 寫:lion740812 寫:通常...我們在戴耳道式耳機的時候
如果有感到耳內壓力不平衡
我們會作ㄧ個吞口水的動作
來平衡耳內壓力造成的不適感
至於耳內壓力會造成需要更大的音壓
才能造成同樣的響度個人覺得有點矛盾
因為耳內壓力不平衡時同常我們會感覺的到
進而去做調整的動作
達到耳內外壓力的平衡
如果樓主指的是自身調整耳內外壓力過後
因為震膜震動而造成的壓力
我想..耳機公司本身應該也有考量
不然原本應用在助聽器的耳道式耳機也不會被大量採用
就是後者,空氣容量不變,耳機震動,只能是壓縮空氣,空氣就會壓迫耳膜。耳機公司是從時間的角度去建議,比如audio tech.建議不超過60分鐘。我只是強調一下而已。
TMNEXT 寫:radio1900 寫:上文回復過“這與坐飛機、坐電梯、潛水時的耳壓不同,本文的關鍵是要説明,通過空氣傳播聲音的耳道式耳機,由於將耳道空氣與外界隔絕,耳機發聲時鼓膜要頂著壓力而振動,因爲耳機振動相當頻繁而且頻率不一,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鼓膜疲軟失去彈性,即耳聾。”
你的這個論點是錯誤的,耳道式耳機雖然是在密閉式空間振動,
但是它推動的同樣是這個空間中的空氣,而且前後來回地振動,
耳膜同樣感應這樣的空氣振動而細微地前後來回移動,
只要戴上耳機前耳道內保留的空氣和外界的空氣壓力一致,
同時有打開耳咽管使中耳和外耳的壓力平衡,
這樣當耳機振膜來回推動空氣振動的時候,
耳膜同樣的隨著空氣振動而來回彈性地移動,
並沒有頂著壓力振動的問題,並不是耳道內的空氣不動頂著耳膜,
而耳膜頂著這樣的壓力自己發神經胡亂振動,
或者耳機振膜往前的時候耳膜偏偏頂著壓力相反運作,往後移動,
這不是實際發聲的情況,所以也沒你所謂的「受迫振動」這種事情。
同時你對壓力可能也有誤解,
並不是耳道內的空氣容積較少空氣壓力就會比較大。
另外聽耳機對聽力的損失,通常不是因為耳膜受損引起的,
耳膜穿孔或變薄塌陷通常是由於感染或者病變引起的,
耳膜破裂也是由於巨大外力直接衝擊,例如打耳光所引起的,
我沒有聽說過聽耳機聽到耳膜病變的。
通常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都是耳蝸的毛細胞受損所引起的,
所以你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毛細胞上,而非耳膜上。
一般對於耳道式的疑慮是所有聲音的能量沒有散逸,
直接對著耳膜衝擊。
由於我們人對不同頻率有不同響應的關係,
可能聽起來同樣大聲,但是其實接受到更多的高頻而不自覺。
但是比較好的耳道式耳機製造廠商,
例如做聽力保護和檢查設備的 Etymotic,
他們的耳道式耳機都有針對自然的響應做設計,
所以高頻都是急遽衰減的。
用這種耳機聽,當然也沒有同響度吸收更多高頻的疑慮。
所以只要耳膜受到的音壓相同,不管是耳道式耳機還是耳罩式,
對於耳膜的影響都是相同的。
耳道式的優勢就是在吵雜的環境下,可以隔絕外界的噪音,
可以用更小的音量來聆聽。
不過雖然說沒有受迫振動這種事情,但是耳道式耳機其他的一些特性,
可能並不適合長時間配戴,但是話說回來,所有耳機也都不適宜長時間配戴,
不只耳機,喇叭同樣也不適合長時間聆聽而不休息。
所以重點還是
1. 聆聽的平均音量
2. 聆聽的最大音量
3. 聆聽的時間
不過這在 AA 上實在是老生常談了
nightlancer 寫:容量不變 耳機單體震盪是兩個方向的
一個方向會壓縮空氣
另一個方向應該就會減低氣壓啊..
我覺得單體震動幅度有限.. 不至於被氣壓影響吧...
應該是聲音本身會傷耳吧
這樣的話 耳機和喇叭只是距離問題吧...
我個人是覺得耳道耳機比較容易造成聽者
不小心聽太大聲啦.. 比較沒有其他噪音做比對嘛...
另外耳掛怎麼會比較顧耳朵呢
他不隔音 如果想多聽細節 在吵雜環境下就只能開更大聲...
如果雜音有60db.. 可能就要開到80db左右才會讓你覺得音樂
夠清楚..
如果用耳道 隔音好的話可以格調 20 多一點db..
那開到60db可能就夠清楚了
比較起來 耳掛聽的音量反而更大了.. 對耳膜反而不好吧...
沒有實驗數據 .. 以上是親身經歷...
TMNEXT 寫:你的這個論點是錯誤的,耳道式耳機雖然是在密閉式空間振動,
但是它推動的同樣是這個空間中的空氣,而且前後來回地振動,
耳膜同樣感應這樣的空氣振動而細微地前後來回移動,
只要戴上耳機前耳道內保留的空氣和外界的空氣壓力一致,
同時有打開耳咽管使中耳和外耳的壓力平衡,
這樣當耳機振膜來回推動空氣振動的時候,
耳膜同樣的隨著空氣振動而來回彈性地移動,
並沒有頂著壓力振動的問題,並不是耳道內的空氣不動頂著耳膜,
而耳膜頂著這樣的壓力自己發神經胡亂振動,
或者耳機振膜往前的時候耳膜偏偏頂著壓力相反運作,往後移動,
這不是實際發聲的情況,所以也沒你所謂的「受迫振動」這種事情。
同時你對壓力可能也有誤解,
並不是耳道內的空氣容積較少空氣壓力就會比較大。
另外聽耳機對聽力的損失,通常不是因為耳膜受損引起的,
耳膜穿孔或變薄塌陷通常是由於感染或者病變引起的,
耳膜破裂也是由於巨大外力直接衝擊,例如打耳光所引起的,
我沒有聽說過聽耳機聽到耳膜病變的。
通常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都是耳蝸的毛細胞受損所引起的,
所以你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毛細胞上,而非耳膜上。
一般對於耳道式的疑慮是所有聲音的能量沒有散逸,
直接對著耳膜衝擊。
由於我們人對不同頻率有不同響應的關係,
可能聽起來同樣大聲,但是其實接受到更多的高頻而不自覺。
但是比較好的耳道式耳機製造廠商,
例如做聽力保護和檢查設備的 Etymotic,
他們的耳道式耳機都有針對自然的響應做設計,
所以高頻都是急遽衰減的。
用這種耳機聽,當然也沒有同響度吸收更多高頻的疑慮。
所以只要耳膜受到的音壓相同,不管是耳道式耳機還是耳罩式,
對於耳膜的影響都是相同的。
耳道式的優勢就是在吵雜的環境下,可以隔絕外界的噪音,
可以用更小的音量來聆聽。
不過雖然說沒有受迫振動這種事情,但是耳道式耳機其他的一些特性,
可能並不適合長時間配戴,但是話說回來,所有耳機也都不適宜長時間配戴,
不只耳機,喇叭同樣也不適合長時間聆聽而不休息。
所以重點還是
1. 聆聽的平均音量
2. 聆聽的最大音量
3. 聆聽的時間
不過這在 AA 上實在是老生常談了
aronlu 寫:最後在借用一次:表達是否可婉轉些,以博取共鳴, 這才不失逸趣之道嘛!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rendaBup, Shannonnic 和 17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