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radio1900 寫:我沒有說過壓力是增加音量的原因,我只是說封閉的環境會讓聲音反射,從而增大音量。而耳膜需要在空氣可以流通狀況下振動,在這種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耳膜振動就會受限制。而音量越大,耳膜的振幅就越大,但是空氣的體積不變,耳模振動受限制也就越大。aronlu 寫:小弟輕提樓主比較薄弱的點
1.耳塞進耳多朵也不過是1公分不到的長度.況且小弟的TF10中間還超級大的中空..如何在您所謂的4公分耳道中產生好幾倍的壓力?(忽略中空的部分...估計為1.25倍都有誇張之虞了)
2.在極端的比較下.我們的確可以感受壓力之於能量傳導的影響..假設空氣極度稀薄0.01大氣壓所可以傳達的聲波實在是微不足道..畢竟聲音這種能量還是要靠介質..可是此理論並無法反證樓主的理論為正確...原因如下
a.傳波速度並非正比於傳導能量.所以我們無法說鐵軌傳來的能量是空氣傳來的16倍(所以樓主的舉例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32米/秒;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50米/秒;在鐵中的傳播速度是5000米/秒)並無法支持您的論點...但我們可以客觀的說.壓力越大能量傳導會比較完整..但如果說會等比倍增..就誇張了..因為如果照這樣的觀點我們就可以發明聲波壓力發電了...用1分貝的能量在空氣傳導..會比在鐵軌中多幾倍?如果用樓主您舉的傳導速度算=16倍..用密度算的話.那就比核能發電還要偉大了..是個天文數字(在急需能源的今天..如果可以發明那麼簡單讓能量加倍的方式.那能源不再是問題)
一句話:壓力增加不正比於能量增加(粗淺的說:空氣如果能傳達音源90%的能量..鐵軌傳達並無法超越100%...更遑論倍增)
b.能量傳導裡頭...傳導的過程:只有可能散失.不可能增加.一般汽油轉化成動能能有30%就是台超級高效能的車子..一般熱能傳導裡頭70%就要歡呼了..所以光是要追求100%能量傳導都是現今不能達到..何來倍增?除非多的空氣質量起了核反應.不然就是樓主您腦海中預設的空氣傳導能量過低(可是這並非事實)
(仔細一看a.b講的是一樣的東西..希望多方舉例能讓您更容易懂小弟要表達的)
ps.我有預感再討論下去.樓主會變成北斗七星.經驗值爆表
小弟基本上也只回答到這篇了..希望在觀念上能給樓主一些建設性的幫助..(小弟學淺.如果這篇還無法傳達.可能是小弟的學識還不夠讓樓主懂.那就請多包含了)
我也沒說過傳播速度會增大音量。
能量是能量,聲波是波,可以多次反射。如果不能反射,那麽電視信號會有很多地方都收不到。
aarange 寫:哈~ 我也來回覆一下
在物理學中,
發射端和接受端二者間
為達到相同的作功
通常是距離越近,所需的能量越小
距離越遠,所需的能量越大
( 因為要考慮到能量隨著距離的消耗 )
我想聲音的傳遞也是一樣
在這理論下
當然是耳道式的比較好,比較接近耳膜
在感受到相同音量下,只需要小小的能量
an138 寫:轉載一下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5330.html#entry的文章
January 09, 2006
Etymotic ER•4 與妳的耳朵
話說在前頭,每一隻耳朵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是同一個人身上的兩隻耳朵也絕非相同或百分之百對稱;所以在此所提到的各種現象或數據,都不見得適用於每一隻耳朵,而僅供參考而已。
再次強調,塞入式耳機對聽覺一定會造成影響,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不要時常使用;即便是像 Etymotic ER•4 MicroPro™ 這樣的耳機也是一樣,不宜長久配戴。本文的目的在於說明各種使用此類耳機(常常被忽略)的注意事項,包含耳機的保養方法,以及耳朵的保健之道。
Etymotic ER•4 是 Etymotic Research 的知名產品,甚至被譽為「最好的耳塞式耳機」; Etymotic Research 這家公司其實是做醫療儀器起家的,各大醫院耳鼻喉科的聽力室中,就常常可以看到該公司的插入式耳機 ER•3A ,作為聽力檢查的標準設備,由此可知這家公司的專精之處。(當然祇是這樣說說實在是缺乏科學精神,改天我們可以來做做實驗,加以驗證。)
由於 ER•4 配戴時整附耳機幾乎沒入外耳道,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耳道式耳機」,以與一般的耳塞式耳機區隔。當妳初次配戴這樣的耳機時,最明顯的感覺會是「噪音變多了」!這似乎與該耳機所標榜的噪音阻隔效果相左,其實不然;無疑地,來自外來世界中的聲音,在妳配戴了這附耳機時將難以傳入妳的耳內,但是同時,來自妳體內的聲音卻會變得明顯:呼吸、脈搏、吞嚥甚至是肌肉的收縮,都會發出聲音,並以妳的身體為介質傳入妳耳中。
上述這些聲音平常就存在著,但是一方面平常有更多更大能量的聲音刺激,所以妳的聽覺系統對於這些體內噪音的敏感度會下降;另一方面因為這些體內噪音的能量,大部分會藉由妳的外耳道散發出去,而非傳入妳的內耳,可是當妳戴上如 ER•4 這類完全密合的耳機時,整個聽覺系統的阻抗匹配就會改變,使得這些聲音能量往回傳回內耳,而產生聽覺。簡而言之,當妳戴上 ER•4 時,傳入內耳的體內噪音能量會變多,同時聽覺系統對聲音的敏感性會增加,因此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由於這樣的情境是違反自然的,因此長久下來對於妳的聽覺系統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在缺乏來自外在廣泛微量噪音刺激的情況中,聽覺系統一部份為了抵禦噪音而存在的保護機制將會削弱,這使得妳的聽覺系統此刻會變得較為脆弱,有些人會因此而產生聽力損失,另外一些人則會由於聽覺系統阻抗匹配的變動,而誘發出耳鳴。
縱然 ER•4 能有效阻絕來自外在的噪音,讓妳僅需用微小的音量就可以聆聽音樂,上述的傷害仍舊是可能發生的。
再次提醒各位,不要時常配戴 ER•4 ,也不要長時間連續戴著 ER•4 ,務必安排合宜的間歇休息,這樣對妳的耳朵跟對妳的 ER•4 都會比較好。
remo 寫:文中所提之聽力傷害,發文者有否醫學根據?
an138 寫:由於 ER•4 配戴時整附耳機幾乎沒入外耳道,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耳道式耳機」,以與一般的耳塞式耳機區隔。當妳初次配戴這樣的耳機時,最明顯的感覺會是「噪音變多了」!這似乎與該耳機所標榜的噪音阻隔效果相左,其實不然;無疑地,來自外來世界中的聲音,在妳配戴了這附耳機時將難以傳入妳的耳內,但是同時,來自妳體內的聲音卻會變得明顯:呼吸、脈搏、吞嚥甚至是肌肉的收縮,都會發出聲音,並以妳的身體為介質傳入妳耳中。
上述這些聲音平常就存在著,但是一方面平常有更多更大能量的聲音刺激,所以妳的聽覺系統對於這些體內噪音的敏感度會下降;另一方面因為這些體內噪音的能量,大部分會藉由妳的外耳道散發出去,而非傳入妳的內耳,可是當妳戴上如 ER•4 這類完全密合的耳機時,整個聽覺系統的阻抗匹配就會改變,使得這些聲音能量往回傳回內耳,而產生聽覺。簡而言之,當妳戴上 ER•4 時,傳入內耳的體內噪音能量會變多,同時聽覺系統對聲音的敏感性會增加,因此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由於這樣的情境是違反自然的,因此長久下來對於妳的聽覺系統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在缺乏來自外在廣泛微量噪音刺激的情況中,聽覺系統一部份為了抵禦噪音而存在的保護機制將會削弱,這使得妳的聽覺系統此刻會變得較為脆弱,有些人會因此而產生聽力損失,另外一些人則會由於聽覺系統阻抗匹配的變動,而誘發出耳鳴。
縱然 ER•4 能有效阻絕來自外在的噪音,讓妳僅需用微小的音量就可以聆聽音樂,上述的傷害仍舊是可能發生的。
an138 寫:耳道式的耳機相對來說還是較傷耳朵的,耳道式耳機給耳朵提共的高頻音最多,人耳高頻音接受多就容易耳鳴,這也是為什麼聽耳道式耳機相較其他耳機較容易出現耳鳴的狀況,因為耳機算是小功率的喇叭,而學音響工程的人都知道;喇叭單體越小,高音的傳遞就越好。耳朵醫學指出;高頻音較中低音來說是較傷耳朵的,而過多的高音是很容易傷耳朵的,而且如果又將音量開大,輕者只是造成失眠,重者還可能會傷腦。因此若是有選擇,耳罩式的會比較好。
an138 寫:耳道式的耳機相對來說還是較傷耳朵的,耳道式耳機給耳朵提共的高頻音最多,人耳高頻音接受多就容易耳鳴,這也是為什麼聽耳道式耳機相較其他耳機較容易出現耳鳴的狀況,因為耳機算是小功率的喇叭,而學音響工程的人都知道;喇叭單體越小,高音的傳遞就越好。耳朵醫學指出;高頻音較中低音來說是較傷耳朵的,而過多的高音是很容易傷耳朵的,而且如果又將音量開大,輕者只是造成失眠,重者還可能會傷腦。因此若是有選擇,耳罩式的會比較好。
kuo53067 寫:意思是說保護的太好導致保護機制喪失??
真的是很特別的說法
puivujh 寫:kuo53067 寫:意思是說保護的太好導致保護機制喪失??
真的是很特別的說法
kuo兄,
有種很有趣的症狀叫「聽覺過敏」(不過有這毛病一點都不有趣)
以下節錄自
http://www.ear.com.tw/CGMH-WEB/disease/DrLiu2-7.htm
有點斷章取義,不過雖不中亦不遠矣。
不要大聲,『安靜無聲』也絕非好事!
聽覺過敏的患者即使是一般日常生活的聲響也常會時時刻刻戴起耳塞或耳罩,以降低外界的聲響,長此以往,此舉非但無法改善聽覺過敏的症狀,且會導致更加的惡化,因為耳塞或耳罩將使其中樞聽覺系統增加其增益值,會使其聽覺過敏更加敏感,形成惡性循環。
雖然方向不太一樣,但都是人為的改變影響到身體原來的機能,
即使最初的立意是保護,矯枉過正就冤大了。
以下離題了 (其實一直都離題XD):ho:
嘛∼所以有些人覺得拿掉耳道式耳機後聽力變好(?)
其實只是腦內補完而已,
等到靠腦內修正也修不過來的時候,
傷害可能就嚴重了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Majestic-12 [Bot], MorrissLom 和 14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