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猶記得不久前興沖沖地介紹擁有「髮絲紋」和「橘色曜光」的T6給大家認識,卻得知T6並無在臺上市的計畫,頗為遺憾~
現在才知,原來T6只是先釣釣咱們胃口的小蝦,後頭有得是好菜!
筆者首次觸摸到T6的髮絲紋就非常喜愛,因而找來韓國官網外觀上極其類似的E50照片來作了個簡要的比較。(這算不算得上是有先見之明?)
但照片終究只是照片,沒有摸到實機以前,僅是各憑本事猜測罷了!
E50手感稍比T6高了一級,尤其是正面「髮絲紋」帶來凜烈地「第一次接觸」後慢慢轉為體溫傳導後的溫潤感,且背面強化塑殼略有止滑效果,也加強了持握感。所以,用「掌心融化的冰霜」形容E50可說是毫不矯情。
看機器的外觀,想必讓很多美眉失望了,可惜不能像E100般增加些粉嫩或更有個性的色彩可以選擇。
不管如何,終究還是得先來開箱滴……
包裝依舊採用了透明而簡要的風格:外盒是透明塑膠,內層則是有浮雕的光感硬紙盒
那「52小時」大紅貼紙~不注意到實在很難
上層躺著深邃的銀灰色E50。
四邊上的膠條把E50卡得嚴嚴實實,從機屁股(哈)順著勢還花了點力氣方能取下,安全防護做得很優。
內層有浮雕字樣的硬紙盒則是配件們的小窩。
拆開包裝後全覽
有簡易的各國語言說明書、保證卡、USB Cable、iriver Plus 3安裝光碟、耳機以及棉套
盒側大大記載著52hr的長效播放及E50的特色。
盒背面則是規格表。
45.72mm(約1.8英吋)解析度為176x220的顯示螢幕,。
連續可播放時間大約52小時。
支援音訊MP3、WMA、WAV、APE、FLAC。
支援視訊SMV。
支援圖片JPEG、BMP。
USB 2.0高速傳輸。
內建錄音。
FM廣播(可直錄)。
SRS WOW HD音效。
可韌體升級。
360度瞧一瞧
新燦燦還貼著螢幕保護貼的E50。
P.S.不要急著拿起E50來就開機,還想說螢幕怎麼這麼暗喔。(這種蠢事小的已經做過啦,不要告訴別人耶~)
機體正面照:1.8英吋TFT LCD與外殼的配色相當協調,冷冽又低調的奢華感。
微微顯現出來的是:螢幕邊框的iriver字樣、音量和四個方向的按鍵淺白標記(無燈光輔助,黑暗狀況下只能靠手摸憑感覺了~)。
機體右側:開關機鍵
機體底部:耳機孔、吊飾孔、USB連接埠,左右各一個螺絲孔
機體左側:RESET孔、MIC孔、序號(末端糊糊的那團就是)
機體背面:HOLD鍵
HOLD鍵特寫:扣上時的橘色標記,喜歡把機器放在口袋的人常用到。
=.=小小挑剔:機體薄且HOLD鍵設在機體下方,想單手扣上或解鎖並不容易。
可視角的測試:出乎意料的寬,滿意啦!
接下來,當然要介紹一下E50有什麼料
一、主功能表
E50功能表「主題一」:圖示型
E50功能表「主題二」:文字型
共有以上兩款主題可以選擇,進「設置」中「顯示」下更改主題即可。希望往後能有像CLIX般絢麗的主題可選用。
二、各項功能介紹:
與T6功能表差異極少,故不做細部介紹。
(一)音樂功能:
長按右鍵後出現的次功能表,共有三頁
支援音詞同步功能!(T6可沒有喔)但筆者的測試歌曲,以Caption Editor合成者可正常顯示,以LDB Manager製作者雖出現歌詞框但無法顯示,或許是歌詞寫入ID3 TAG時錯誤,有待詳細測試並確認。
歌曲雖可以加入專輯照片於播放時顯示,但若TAG填寫不全,資料庫搜不到,就得自己手動啦。
E50採用NORMAL模式時,中高音域表現圓潤、清亮;高頻較軟,若用錯EQ會稍嫌尖銳;低音有種來不及沉下去就發散掉的印象;還好透過自訂EQ可輕易修正成較飽滿的音色,相較於T6來說,久聽下較不易疲乏。
此次評測歌曲為(1)「盧廣仲-一百種的生活」,歌手嗓音清新、唱功細膩,相當適合用E50來表現。(2)「藍又時 曾經太過年輕」,煙嗓子特有的魅力又恰好落在中高音域區段,表現得富有韻味。(3)「周杰倫-飄移」低音具撞擊感卻稍缺乏深度。整體來說,只要不是過份要求「重砲感」的音樂可通吃,不然就是要換組較佳的耳機才行。
(二)影片功能:
(測試畫面實拍)
採用橫式的觀賞方式(類似某牌手機^_^)。進行操作時,因方向不同,須適應一下才能習慣。
安裝iriver Plus 3後將「可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的影片」自動於幕後帶出Movie Converter(光碟內附,特殊轉檔需求執行此程式可另行設定)直接轉出適合E50的SMV檔案直接傳輸進E50內。
筆者以.MPEG、.RMVB、.MP4、兩種不同規格Xvid格式.AVI轉換為SMV測試,發現:(1)H.264(又稱MPEG4-AVC)規格的.MP4可轉換,但無法播放。(2)以筆者個人觀點,只有來源檔品質較佳的.AVI轉出SMV品質可接受,且若字幕已合成之影片觀賞時會較吃力,乃受限於螢幕尺寸及解析度(165x220、30fps)所致。
(三)圖片功能:
進檔案目錄,即可見照片縮圖。
可旋轉90、180、270度,但無法放大。(T6則是可以放大,但區域無法移動。)
E50內建圖片的解析度是176x132,可以全幅觀賞。
無論是否透過iriver Plus 3傳輸圖片進E50,均會依照176x132的螢幕尺寸比例自動壓縮,部份(過大或過小的)照片會有黑邊,視覺上稍有不痛快。
(四)FM功能:
FM收音相當清晰、雜訊也少、鎖定頻道也相當明確。iriver Plus 3內可以編輯電台次序及英文名稱,比使用自、手動搜索後加入最愛的方式有效率得多。
(五)錄音功能:
採用了檔案較小的WMA(T6則是WAV喔)。
近端收音相當優異,但遠端增益不足,錄製時必須注意MIC收音的方向,是得面對著音源(喇叭或擴音器)而非對著拿麥克風的演講者喔。
錄音品質相當好,比起T6更優一點,但播放時若音量過大,雜訊也相對變大。
錄音檔放在這功能下了,不像T6放在音樂功能下,頗費解。
(六)檔案瀏覽器:當把E50當成隨身碟使用時,可以由此處得知並管理所有資料。
(七)設置
噹噹噹噹……
E50與T6的PK戰
一、尺寸
E50(88×38.8×7.7mm、40.2 g) ,再輕盈些、袖珍些,勝出。
T6(92 x 41 x 9.4 mm、52.6 g)
最可惜的是評測機T6已送回,無法跟E50來個疊疊樂讓大家拍手……(懊惱)
後來想想,搞不好就是不讓疊給大家看!?……
那這樣疊一下好了
與一般的名片盒比較
二、LCD螢幕
E50搭載的1.8" 262K TFT LCD液晶螢幕解析度為172 × 220 pixels,勝出!
T6 採用的1.8" 262K TFT LCD液晶螢幕解析度只有128 × 160 pixels
插花E100採用的2.4吋262K TFT LCD液晶螢幕解析度320 × 240 pixels
三、支援音樂格式
E50為MP3、WMA、APE、OGG、FLAC、WAV,勝出!
T6 為MP3、WMA、AIFF、OGG
四、支援圖片格式
E50支援JPEG、BMP、GIF
T6 支援JPEG、BMP、GIF,平手。
五、支援影像格式
E50為SMV(30fps)格式。
筆者是首次留意到這格式!依所收集到的資料簡述:SMV,在分類上SMV是屬於動畫格式的特殊規格(M-JPEG)。畫質尚算清晰,但檔案稍大;基本上可在Windows Media 播放器上播放的視頻格式都可轉檔為SMV。而SMV檔本身,筆者特定升級至Windows Media Player 11測試,播放時仍是有聲無影。據說SMV是為了採用SigMatel解碼晶片的機種所開發的視頻格式,而且已經過改版,新版SMV視頻格式比舊版SMV格式有了很大改進,檔案縮小且轉換時間也大幅減少。
T6 不支援,乾笑吧。
六、使用時間
E50充一次飽電可52小時長效使用,有厲害齁。
T6 充一次飽電可28小時長效使用。
七、音詞同步
E50支援音詞同步。
T6 不支援。
E50優點:
一、採用D-Click操控系統,相當簡潔的功能表,易於上手。
二、可以多工處理音樂和圖片檔,白話點說,就是可以邊聽音樂邊看圖片啦。
三、E50每天平均聽2~3小時,可待機約12天左右。看影片時電力雖消失得較快,但可以完整看完一部電影喔。
四、以1.8英吋螢幕來說,視頻表現表現中等(但即使使用較佳品質轉檔,在顛頗的旅途中看久了眼睛還會酸……哈),但配上不賴的播放時間,還是有可用的空間。可視角超大,易於分享給朋友們一起觀賞。
E50小缺點:
一、E50正面板按鍵雖有漂亮的無縫式設計,但它…orz…還是需要按壓才行。
比起熱感應式的橘色曜光所帶來的快手操作感,反應上自是稍遜一截。但也因此,按壓反饋感較明確,各有利弊。
個人淺見:若熱感應能跟E50搭配在一起鐵定迷倒眾生!
二、再則,個人認為E50的按鍵配置,因功能表設計主要集中在向上和向右按鍵上,又必須按壓才能操作,或許較易導致損壞,按鍵的耐受度有待考驗。還有音量加減和向上、向右按鍵位置過於接近,常有誤觸到音量加減的狀況。
三、沒有TXT文字檔功能,稍嫌遺憾。畢竟都可以看影片了說……
總結:整體平均觀之,E50確實頗有縮小版E100的味道。
不可否認iriver近年來操作策略愈來愈趨向M型化市場的取向,但筆者認為iriver應將自家高、中、低階產品線內區隔得更加明確,越能讓各項產品特質突顯、越能鎖定客群,那自家產品也就不會互相搶市,方能期待可帶入更多新朋人加入艾友一族。
本文章原分享於
http://www.iriverfan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