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e.Mi.Fa.So 寫:chanlin 寫:血汗工廠裡的 OP 就是薄利多銷的概念,
一天要執行個上萬個動作,薪水 NT. 200/天
血汗工廠....我怎麼聯想到鴻海,但我想OP也是齒輪之一,集結眾人力量,還是可以撼動郭董的,
而這也是消費者反應的常用方式,至於OP嗎.....我個人是滿尊重的,因為我當過開發工程師,
比較特殊的開發需求或實驗需求,往往不是RD或PE說了就能開發的出來,
通常都要去產線請OP領班過來開會討論,畢竟最了解當下機器的實際狀況跟操作的實際困難點,
OP們會比我清楚(兩者看事情的廣度是不一樣的)。
人家正在西進了,
還好那些 OP 應該大都是單身的外地年輕人,
(若是舉家搬遷.....很累的,像小朋友轉學,很麻煩)
我是老闆的話,現在該去印度圈地了,
企業與外資就是要賺錢,不做有義氣沒意義的事。
我說,現在台灣的科技製造業(我說的是博碩士密度很高的那種) 遲早一天也是要 "大舉" 西進,
六吋八吋或是六代廠的毛利不敷營運成本,做一片賠一片,
考慮市佔率與大客戶的需求又不能沒有這雞肋,
接下來就是12吋八代廠的毛利率被壓縮.......,
尤其現在土地取的越來越難,產品要環保外,製程還要節能省碳,成本越來越高。
若不幸扯到選舉、政治口水與鬥爭,連工業之母都可以鬥臭鬥爛,不求雙贏.....更加速外移
京東方買美齊......挖勒....有人要叫大陸人為老闆喔,這老闆搞不好還是某些人很瞧不起的那種.....
在下也沒瞧不起血汗工廠的 OP,
年紀大一點的,小時應該幹過家庭代工吧!
偶小時候做過插聖誕燈泡.....比鴻 X 的 OP 還要廉價。
--------------------------------------------------
低毛利的東西,就要量大,除了薄利多銷,
還有一個重要的生存要素,
(該市場的) 市佔率的排名要高。
Apple, Dell, HP...... 等,會負擔鴻海員工薪資調漲的成本,是因為鴻海太大,
鴻海倒了對 Apple 沒好處。
有兩強,還好,中油調漲油價台塑跟進.....扯也扯不到聯合漲價或公交會。
三強頂立 ..... 有風吹草動就死三個,不然就是兩家聯合趕快把另一家害死。
最好是一家獨大且進入門檻高,沒人會開店來搶生意,客戶就是待宰羊估。
不搞市佔率,那就要拼特色或差異化,
拼特色,那就不是薄利多銷的概念,比較偏客製化。
我個人認為走客製化與品牌,平均而言是比較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