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覺得[監聽]這字眼常常會誘導\誤導許多朋友.
[監聽]意味在器材上要[忠實無染]地反應\再現錄音情境,然而是[誰要]的[什麼情境]呢?
紅塵有染首先,器材一旦過電即[有染],音色隨之影響,接著各式器材前端環環相扣,因此我們可以說:
[無染]等同於[hi-fi]的夢想\理想,同時意味著坑度甚深,有人淺嘗輒止,有人汲汲營營.
我輩風雲其次,有的錄音工作者喜歡在一組室內樂團中突出弦樂的部分,有的錄音工作者只想用來美化一些音樂中的低頻或是人聲的部分,有的則是喜歡把所有的聲音拉開讓人[彷彿置身現場]等等...,etc.也因此有了應運而生的各式監聽耳機(Art Monitor?!)來適配這些錄音工作者所[想聽到]的聲音.
說穿了,[監聽]在很多時候都只是個工具性字眼.甚至,我想許多前輩與朋友也同意,[監聽]其實[沒那麼好聽]甚至[不甚正確].
至少,以在下個人聽過的經驗下並不覺得所有的監聽器材都正確且好聽,對音樂工作者而言,很多時候耳機更是他們隨手抓起來聽聽ok就丟下的工具而已.我相信,Bose的舞台監聽喇叭或是sony的7506應該不會是大部分愛樂朋友享受音樂時的第一選擇,也應該不會有錄音工程師拿ATH的a系列去現場操作.
但不意味著我們不用注意[監聽性]這件事,器材盡可能地還原\再現聲音原貌不會也不能只是理想,更多時候是必須要達成的目標,否則我們哪來的那麼多美好的經典錄音\音樂作品可以聽呢?
於是問題又再一次延伸了,除了器材的特性與音樂搭配性之外,[我們需要監聽耳機或喇叭]嗎?這其實已經是[聲音心理學],又或者我們說[耳聽為憑](雖然常常作不得準)的層次了.
粗淺聊聊 ,算是一點小牢騷,請各位朋友包涵啦~:o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