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CAMAL 寫:donthuang 寫:老實講這兩支耳機在高頻響應的差別就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大概可以視為單體的垂死掙扎吧
我"猜",主因在於兩支耳機的密閉程度有些許不同
把耳機戴好看來比較重要 (笑)
前面的回應其實有點見樹不見林,只看到脈衝響應的差異,卻忘了最根本的配戴問題
方便解釋一下這兩張圖嗎?
跟佩帶的關係是?
相信不是很多人都有能力自行看圖說故事
donthuang 寫:
這只是猜測
因為配戴的不同,導致兩支耳機在隔音性能上有差異
而也因為配戴的不同,導致單體到耳膜這一小塊空間的空氣負載產生差異
所以影響了脈衝響應與高頻延伸
郭修齊 寫:donthuang 寫:
這只是猜測
因為配戴的不同,導致兩支耳機在隔音性能上有差異
而也因為配戴的不同,導致單體到耳膜這一小塊空間的空氣負載產生差異
所以影響了脈衝響應與高頻延伸
您的意思是說,在40~5000Hz這段區間裡,配戴造成的影響並不會顯現在頻譜圖上囉?
donthuang 寫:
頻響圖可能比較不明顯,方波圖就比較看得出差異了?
郭修齊 寫:donthuang 寫:
頻響圖可能比較不明顯,方波圖就比較看得出差異了?
這個圖的詳細意義是?
又此圖上哪一條曲線比較符合優秀的方波波形呢?
CAMAL 寫:哪一條曲線比較符合優秀的方波波形?
用猜的啊
很容易的
二選一...
donthuang 寫:氣氛好像弄得有點僵?
輕鬆一點嘛,這又不是什麼嚴肅的,非黑即白的議題
windwater 寫:donthuang 寫:氣氛好像弄得有點僵?
輕鬆一點嘛,這又不是什麼嚴肅的,非黑即白的議題
學問,沒有是非也沒有對錯,
只有"真假",
要貼圖,就解釋明白,
不然就只是浪費網路空間的廢文。
donthuang 寫:關於方波等等圖表的意義,可以參考headroom自家的說明
http://www.headphone.com/learning-cente ... ements.php
我想很多人大概沒注意到headroom已經對各種技術問題提出了一套解釋,雖然有些個人不是很同意,但至少是成體系的一家之言
蘇子 寫:donthuang 寫:關於方波等等圖表的意義,可以參考headroom自家的說明
http://www.headphone.com/learning-cente ... ements.php
我想很多人大概沒注意到headroom已經對各種技術問題提出了一套解釋,雖然有些個人不是很同意,但至少是成體系的一家之言
這篇說明我想很多人都看過,
但您前幾篇的回答實在太有創意了。
先丟出impulse response圖來回答frequency response圖的差異(當然您很巧妙的用了「有關」的字眼),
兩者本身代表的意義不太一樣是吧?
被點出之後,
又用isolation圖等導出「單體到耳膜這一小塊空間的空氣負載產生差異,所以影響了脈衝響應與高頻延伸」這麼活靈活現的說法,
這也未免大膽了些?
腦內補完的成份似乎不少?
當然您有註明都只是猜測,
最後用50Hz square wave response圖來回應40~5000Hz這一大段區間,
這也讓人匪夷所思,
要不要順便將500Hz square wave response圖及其他所有能找到的圖都一起貼上來?
能不能「親自詳細解釋」您的論證過程呢?
您對headroom的解釋有些都能不太同意了,
代表有著透徹的理解,
親自詳細解釋對您應該不難吧?
如果又只是貼出新圖附上一兩句話,
或是請他人自行查詢專有名詞,
只會讓整串討論越來越霧裡看花。
郭修齊 寫:引述自http://www.headphone.com/learning-center/about-headphone-measurements.php
How we test frequency response: To perform this test we drive the headphones with a series of 200 tones at the same voltage and of ever increasing frequency. We then measure the output at each frequency through the ears of the highly-specialized (and pricey!) Head Acoustics microphone. After that we apply an audio correction curve that removes the 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and accurately produces the data for display.
以及
Isolation Measurement
How we measure: In this case we measure the Head Acoustics response to pink noise generated by a speaker mounted about one meter from the head. Then we simply put the headphones on the head and measure the spectrum of sound the head "hears". We then calcul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asurements to calculate how much noise attenuation the headphones are providing over the entire audible frequency range.
從這兩段無法看出這兩個項目的測試是在同一次配戴下進行的,因此我合理懷疑frequency response與Isolation的測試是分開進行的,
因為配戴不當造成的最大影響應當是低頻快速滾降,而非高頻曲線變形。
donthuang 寫:
切入點很好的反面意見,這正是我希望的討論
headroom對他們怎麼量的步驟其實一直沒有很詳細的說明,如果要以去年canjam用可攜式迷你聲室當場測量的例子來看,他們是傾向一套流水線一樣的流程
先想辦法把耳機盡量的戴好之後,再跑個幾個小時的測量,不過即使如此,還是一堆人抨擊某神器的測量結果不可能這麼差,一定是沒戴對的關係....
扯遠了
> 因為配戴不當造成的最大影響應當是低頻快速滾降,而非高頻曲線變形。
這是個程度上的問題,真正因為配戴不當造成低頻快速滾降的極端例子其實比較少見
更常見的反而是戴太緊,耳擴又太大力,導致整個系統呈現過阻尼的狀態
以S4和S4i的比較來看,頻響圖個人認為幾乎沒有差異,總諧波失真是S4比較低,而從50Hz (單體最大衝程的狀態)的方波圖來看,很明顯的S4有點over shoot了,或者說
整個低頻比S4i明顯的"束結"起來,S4i振膜的動作沒有那麼緊張,可能聽起來反而比較有"寬鬆飽滿"也不一定
再看脈衝響應圖,輸入一個脈衝響應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S4在信號過後,"振"的時間比較短
如果耳機結構大致相同的話,那麼振膜後方的空氣負載也應該差不多,那有差異的就是振膜前方的密閉程度了
壓力聲室機制理想上是可以追求更好的線性,然而扯到人耳,扯到配戴就橫生不少變數了
耳膜和振膜之間那一小搓空氣就像是個彈簧一樣,能夠讓振膜隨著信號變位後,更快的回復原位,也因此從以上舉的幾個測量結果來看
我認為S4振膜前方的空氣彈簧是比S4i強的,而這就直接關連到這兩支耳機密閉的程度與隔音的程度
大概就是這樣
gameguy 寫:台灣第一批購買敗耳動力Tesla NO.1與台灣第二個購買義大利Rudistor MD"K"的人旁邊經過留
我路過
耳機線我沒什麼意見,只有UE這家的非訂製版本的所有耳道耳機,這家搞什麼東西,拿疑似鐵線的玩意當耳機線出來濫竽充數,搞什麼東西
換掉UE非訂製的耳機線,只是用一般的銅線耳機線,音場瞬間豁然開朗,UE你搞什麼東西,耳機線省什麼東西。
台灣第一批購買敗耳動力Tesla NO.1與台灣第二個購買義大利Rudistor MD"K"的人旁邊經過留
PS 上面敗耳動力Tesla No.1是德國廠牌耳機線,Rudistor MD"K"是義大利廠牌的耳機線,這兩種我沒什麼意見
czh 寫:高階耳機原廠耳機線通常都含銅比率較高
用個一年後不見得是扯斷
而是氧化滿佈銅綠
一晃到線就會接觸不良聽到噪音
耳機單體真的很難壞
沒的換線真的很浪費
donthuang 寫:[
切入點很好的反面意見,這正是我希望的討論
headroom對他們怎麼量的步驟其實一直沒有很詳細的說明,如果要以去年canjam用可攜式迷你聲室當場測量的例子來看,他們是傾向一套流水線一樣的流程
先想辦法把耳機盡量的戴好之後,再跑個幾個小時的測量,不過即使如此,還是一堆人抨擊某神器的測量結果不可能這麼差,一定是沒戴對的關係....
扯遠了
> 因為配戴不當造成的最大影響應當是低頻快速滾降,而非高頻曲線變形。
這是個程度上的問題,真正因為配戴不當造成低頻快速滾降的極端例子其實比較少見
更常見的反而是戴太緊,耳擴又太大力,導致整個系統呈現過阻尼的狀態
以S4和S4i的比較來看,頻響圖個人認為幾乎沒有差異,總諧波失真是S4比較低,而從50Hz (單體最大衝程的狀態)的方波圖來看,很明顯的S4有點over shoot了,或者說
整個低頻比S4i明顯的"束結"起來,S4i振膜的動作沒有那麼緊張,可能聽起來反而比較有"寬鬆飽滿"也不一定
再看脈衝響應圖,輸入一個脈衝響應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S4在信號過後,"振"的時間比較短
如果耳機結構大致相同的話,那麼振膜後方的空氣負載也應該差不多,那有差異的就是振膜前方的密閉程度了
壓力聲室機制理想上是可以追求更好的線性,然而扯到人耳,扯到配戴就橫生不少變數了
耳膜和振膜之間那一小搓空氣就像是個彈簧一樣,能夠讓振膜隨著信號變位後,更快的回復原位,也因此從以上舉的幾個測量結果來看
我認為S4振膜前方的空氣彈簧是比S4i強的,而這就直接關連到這兩支耳機密閉的程度與隔音的程度
大概就是這樣
lfc555 寫::)
耳道耳機
有些線是 環保材料包副
一段時間後分解
換線也是一個 不至於整隻耳機報廢的方法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29 位訪客